干部个个都是“马路局长”

“在这里摆摊会影响公共秩序和环境,给城市管理带来不便,请您支持我们的工作,把摊位移走。”4月17日,在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东宝)主次干道上,不时有戴着红袖章的“马路局长”在巡查,耐心地劝导摊贩不要占道经营。

这是东宝区实施“马路局长”工作法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东宝区“马路局长”的努力下,占道经营、绿化损坏、物业缺位等影响城市颜值的现象正渐行渐远。

东宝区泉口街道泉口社区竹园北路万豪国际路段,早点铺、餐饮、药店、超市较多。每天上午8点,值班的区食药监局“马路局长”准时到包联的泉口社区签到,投入到包联路段竹园北路万豪国际路段的巡查工作中。从竹园北路的泉口路路口到泉口一路路口,一趟走下来将近1小时。当班的“马路局长”不仅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现场查看,还随身带着垃圾钳等工具,确保对发现的路面垃圾及时清理。遇到商户门前卫生环境差的情况,“马路局长”便上门悉心劝导,协助清扫门前卫生,确保对发现的各类城市管理中的问题都能及时处置。

在东宝区像这样的“马路局长”单位共有74个,他们活跃在城市管理的第一线,早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中坚力量。

从今年开始,来自74个区直单位的1000余名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从机关下沉到社区、街道,值守在街头。每天统一佩戴工作牌和袖标,严格落实“马路局长”签到制度,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出入包联路段所属的大街小巷、集贸市场,查看市容市貌,他们手拿各类清扫工具,认真负责,不落下一片垃圾。

今年以来,74个区直单位在洁城行动中,动用车辆300台次,清扫小区楼院220个,清扫路面10万余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1400余处、乱贴乱画小广告5000余处,清运垃圾420余车,多个小区、道路的环境卫生情况大为改观。“今年春节前后,城市街道真干净,门店漂亮了,环境更好了,放眼望去,赏心悦目多了……”家住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新村家属区64岁的刘大妈高兴地说。

2012年12月,荆门市政府进行城管体制改革,将中心城区(东宝辖区)主次干道店招店牌规划设置、临时占道许可和监督管理、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点建设和管理等11项工作职能下放到区管理。为了切实保障市政府提出的“分级管理、重心下移”城市管理新体制落到实处,抓好中心城区(东宝)城市管理工作,东宝区创新方式方法,延伸城市管理链条,全面推行“1+X马路局长”工作制,即区城管委办设置1名区“马路局长”,各单位明确一名班子成员担任单位“马路局长”,负责包联路段城市管理工作。

东宝区不断完善和细化“马路局长”的工作职责。今年初,东宝区城管委办下发《关于明确区直单位包联主次干道(马路局长)工作范围及职责的通知》,明确74个区直单位负责包联城区主次干道,同时明确了“马路局长”的工作职责,由各单位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具体负责包联路段的城市管理工作,各“马路局长”单位每天必须安排人员佩带马路局长工作牌和袖标对责任路段的环境卫生、占道经营、“门前三包”等情况进行巡查。由此,74个区直单位机关干部个个都是“马路局长”,人人参与城市环境保洁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