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到贵港“如鱼得水”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政府赴浙江精准招商签回百亿“大单”,该市与铁牛集团扩大合作项目框架协议,在贵港建设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材料、新技术项目的研发、生产,累计投资金额将超百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为贵港构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再添羽翼。

这是贵港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硕果。近年来,贵港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让企业来港“如鱼得水”。2015年以来,贵港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新签约项目974个,投资额2471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速排名从2015年全区第五跃升到2017年全区第一;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商事制度改革社会满意度、企业投资环境满意度等均全区排名第一。

今年1月26日,贵港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店小二”式服务,促使大企业、大项目纷至沓来。

此外,贵港市实施“三个率先”提升服务效能,率先推行“口头登记,即可办照”,率先试点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率先启动“全市通、就近办”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据广西创业环境大数据显示,贵港市创业“便利度”位居全区第一,平均1.17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5%。截至今年3月,贵港市累计发展市场主体155250户,注册资本1565.81亿元,从业人员51.99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82%、56.75%、6.80%。

如今,创业人士来港办企业可谓“说办就办”。贵港市工商局推行“口头登记,即可办照”登记改革。申请人只需提供身份证、场地证明等申请登记材料,直接窗口口述申请内容,由工作人员电脑录入,即可实现当场出照。截至今年3月,该局已通过“口头申报,即可办照”登记模式核发营业执照16017户。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该市的“全市通、就近办”企业登记注册制度以工商业务信息系统为依托,打破地域限制,由申请人自主选择县级以上任意窗口办理登记业务,基本实现想在哪儿办就在哪儿办。目前,已有328户在异地实现注册登记领到工商营业执照。

同时,贵港市推行“容缺后补”服务,针对那些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企业,工商窗口采取“先办后补”,对企业申请事项予以受理和审查,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及办理时限,避免企业“折返跑”。

为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贵港市还在广西率先创建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建立互联网中介服务平台和实体中介超市大厅,为中介机构提供信息登记、信息公示、信誉推介、报名、信用评价等服务,为项目业主提供采购信息发布、中介机构选取等服务的综合管理平台。中介机构在中介超市展示服务,项目业主在中介超市购买服务,根据中介超市公开的中介机构综合服务水平,业主可货比三家,择优选取中介机构开展中介服务事项。

截至4月1日,共有453家行政审批中介机构入驻中介超市,包括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监理、招标(采购)代理、质量检测等11大类共79项服务事项,基本覆盖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中介超市自2017年11月23日运行以来,共发布采购公告342个,通过自行委托、随机抽取、网上竞价等方式完成292个项目的中介机构的选取,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95亿元;服务预算价1111.89万元,中选价1043.25万元,资金节约68.64万元,资金节约率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