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安居乐业农村美丽家园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抓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江源坚持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全区“三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目前6个千亩特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以林源春生态科技、圣达农业、信诺牧业等为龙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特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近几年,累计完成5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创建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439元,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

江源区调整种植结构,逐步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建设有机人参、中药材、软枣子、沙棘、刺嫩芽、花海6个千亩特色种植标准化示范园区,培育壮大长白山珍稀道地中药材、长白山“特菜”和长白山浆果仿生繁养产业群。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做精做细做大优势特色农业,实现由“一季生产”向“四季创收”转变。

新产业新业态在江源不断涌现。用好用活“互联网+”“物流+”“旅游+”“生态+”等模式,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江源特色的生态型、民俗型、康养型、休闲型特色小镇和精品村落。依托长白山鸭绿江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江源区规范发展农家乐、家庭旅馆、长白山农村文化园等特殊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区。

如何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更多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江源区发挥“冰天雪地”资源优势,发展观赏雪景、温泉养生、冰雪运动等项目,打造冰雪文化,发展冰雪经济。因地制宜、因山就势,探索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业态,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

口袋富了,也要充实脑袋。江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好“文化惠民直通车”“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传习所阵地作用,深入挖掘传承萨满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鼓励和支持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创造更多的本土文化产品。

给钱给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江源区统筹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切实提升农村党建整体水平。

农民增收致富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江源区健全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重点在质量兴农、种养结合、产品优化上做文章,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不断提高农民经营性效益;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上下功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在全产业链中受益。同时,鼓励支持江源籍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回乡创新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