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桃源别样洞天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海域面积2708.7平方公里,302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如珍珠般散落在海天氤氲中,海上桃源别有洞天。洞头美丽乡村建设围绕“海”做文章,打造海岛振兴的全国样板。

2014年就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县)的洞头,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其中民宿经济最引人注目。

在洞头区花岗村,百余栋老的石头房屋变身精品高端民宿、风格酒吧、特色餐饮、民间工艺室,荒芜的采石场变身为海钓、捕捞的亲水乐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婚纱摄影取景,旅游,度假……花岗人民直接在村里当上了管家,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洞头民宿以体验农村原生态、田园牧歌生活和乡村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文创和情怀的植入,成为当前休闲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除了民宿经济,洞头还注重特色农业的发展,突出渔村特色,挖掘历史文化,保护古村、古屋、古树、古桥等。目前,洞头已对个性明显、环境底子好的8个村子进行整村开发,并推动各类本地风格的文创产品入景点、民宿,相应开发军事体验、平安祈福、渔民画制作、陶艺馆体验等互动项目,促使一二三产业实现有机融合。

洞头还非常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举社会之力建设“美丽海洋”。除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体验渔农业,建成在全国具有渔业转型示范意义的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外,还打响了黄鱼岛、中国羊栖菜之乡、浙江紫菜之乡的金名片。一批休闲渔船、海钓船获批营运,渔农旅融合发展也渐入佳境。

如今的洞头,“一村一韵味,村村是花园;一路一特色,路路是风景;一岛一主题,岛岛是乐园”的美丽乡村大景区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美丽乡村+海洋文化”等新业态次第绽放。

乡村要振兴、经济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017年以来,洞头区就立足海岛实际,把培育开发“海洋系”优秀乡土人才作为壮大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采取“管、培、奖”三项举措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发,培育乡土人才。

围绕贝雕、海陶、古船木、民宿、水产品养殖等优势产业,选取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政治素质过硬的民宿业主和新型经济领域经营人作为示范标兵,培养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为全面提升乡土人才整体素质,洞头实施以名师带徒为主要方式的新技师培育计划,开启企业新型学徒和“工学一体”就业就学模式。倡导弘扬“工匠精神”,注重将“一懂两爱”乡土人才培养成能工巧匠。依托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肯恩大学等大院名校合作载体,推行“菜单式”培训,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推广型人才、产品开发型人才。

同时还积极鼓励并举办各种活动以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通过举办“关注家乡·回报家乡”、为“海上花园·创业之城”点赞活动,让返乡学子关注家乡、反哺家乡。

乡村振兴的施行,带动了洞头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稳定增收、安居乐业的洞头人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乡村振兴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