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本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就“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表示,刚刚过去的这个供暖季,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问题,危及到人民群众冬季的取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与各有关地区、部门和主要油气企业一起,沉着应对,采取了很多综合性的措施。

赵辰昕称,之所以能够做到有惊无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次是国有企业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我国主要供气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保供过程中,展现了中央企业的大局意识、担当精神,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主力气田持续高负荷生产;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稳定进口气源;三大企业相互配合,通过管网互联互通实现“南气北送”。油气企业和各有关地区相互配合实事求是采取“压非保民”措施。

赵辰昕表示,实现天然气供需平衡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上游勘探开发投入不足、产能建设滞后;供应体系不够多元、面临波动风险;管网互联互通程度不够、难以实现资源统筹高效利用;储气调峰能力不足、缺乏调节高峰需求的有效手段;供用气没有实现合同全覆盖,个别地方有盲目发展、无序发展的情况。

目前,在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安排和推动下,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已全面展开,努力实现天然气稳定供应,确保民生用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