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乡愁做乡贤

乡愁,是根植于心底、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愫,亦是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沙坝乡何继光返乡创业的动力源泉。

今年38岁的何继光说:“区上在村里试点的‘六改六建一塑造’土坯房改造模式,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原汁原味,让照壁村旧貌换新颜,使我萌生了回来为家乡做点实事的想法。同时,乡委、乡政府也极力劝我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10月开始,何继光担任照壁村党支部书记。

何继光上任后,照壁村党支部主导群众统一进行土地集中流转,引进业主种植特色水果85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1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实施100余亩的鱼塘、藕田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项目……

何继光表示,对于照壁来说,要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用好用活乡村田园的自然和历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夯实产业兴旺的基础。到今年4月,通过何继光的示范带动,照壁村的党建扶贫示范园种植藤椒1300亩,去年挂果800亩,实现收入120万元,户均增收4000余元。今年3月26日,村集体经济分红5万元。

与何继光不同,返乡创业的党员何松选择的是修建休闲农庄,并计划今年5月开业。沙坝乡地处剑门后山,有照壁岩、石人嘴等独特的自然风景10处,又有可让游客采摘体验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基础和潜力。看到家乡的变化,何松不但毅然回到家乡投资100多万元,还介绍了魏开平、张雪等眉山的业主到沙坝乡发展产业,种植猕猴桃、凤凰梨等特色水果500余亩,投入资金300余万元。

除了何继光、何松等返乡创业的党员,一直留在沙坝乡本地的党员们也看到了新机遇。作为照壁村的老村支书,张文弟事事一马当先:在土坯房改造时,他第一个带头改;在发展藤椒产业时,他又第一个带头种了15亩,盛产期每亩藤椒产值将达5000元以上,远比种粮食划算。受张文弟的影响,现在照壁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藤椒。

沙坝乡长梁村党员蒲元茂计划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已经初挂果的青脆李搞采摘体验,并在青脆李园里套养土鸡。他说:“公路就在屋后头,有水果能采摘,有土鸡可以吃。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乡里给予了很多技术指导,作为一名党员示范户,更应该带头。”

沙坝乡党委书记罗光伟介绍,该乡近年来将党建融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招引从村里走出去的“小老板”“田秀才”等人才35名,培育15户党员示范户,夯实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人才保障。2017年,照壁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72元,比2016年增长1099元,顺利脱贫摘帽。

目前,沙坝乡已初步形成了“山上徒步、山中采摘、山下民宿”的格局。根据规划,今年将扩大种植特色水果300亩,茯苓等中药材600亩,烤烟200亩;实现年出栏生猪2万头,发展土鸡养殖大棚20个,出栏小家禽5万羽。沙坝乡乡长翟清丽说:“今后,将继续发挥好‘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把乡愁转化成乡恋,用乡恋把他们变成乡贤,通过千千万万的乡贤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富裕美丽新沙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