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河南许昌市金科再生建材生产基地,记者见到了10多米高、方圆近100米,如小山一般的建筑垃圾堆。在其旁边,有一个长20多米、高4米的蓝色“庞然大物”——履带可移动破碎筛分机。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破碎筛分机伸出6条长长的“手臂”,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吞”进肚子里。就像巨大的变形金刚在玩变戏法,两三分钟后,随着传输带转动,不同规格的六种颗粒分别从六个出口处“变”了出来。“混”在建筑垃圾中的钢筋、铁块,在强电磁力的作用下被“吸”进吸盘,顺着一个小管道从另一侧的出口“吐”出来。整个工艺流程只需要一个操作工人就能完成,每小时粉碎建筑垃圾500吨。这些被机器粉碎的颗粒,成了筑路、砌墙、制砖的原材料。粉碎成颗粒的建筑垃圾,被统一运至生产车间。20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只有七八名工人在作业。工人们按一下操作按钮,一块块板正的地砖就出现在眼前。
粉碎成颗粒的建筑垃圾“变”出来的产品有100多个品种。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每年公司的生产线可处理建筑垃圾30余万吨,生产环保标砖近3亿块。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无二次污染,既不需要烧煤、加温,也不产生污水与烟雾。在许昌市,现在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450多万吨,资源化再利用率达95%以上,建筑垃圾真成了“宝贝疙瘩”。但就河南全省来讲,各地建筑垃圾资源化进展不一,许昌已走在全省前列。
河南省计划到2020年,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超过70%,县级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超过50%。目前全省共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35家,2017年全省就地回用及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超过6000万吨,资源化率达到50%,初步改变了建筑垃圾随意处置的粗放管理模式,为破解建筑垃圾“围城”之困提供了良好的尝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