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富了不忘乡邻

卡木力江·卡克曼是新疆奎屯市开干齐乡梧桐树村的一名普通的哈萨克族村民,但大家伙都愿意亲切的叫他卡曼。说起卡曼,村里没有人不伸大拇指的,“奋斗的卡曼”“党员卡曼”,这些都是群众对他的称呼,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富有经济头脑、热心帮助他人的好青年。

早些年,卡曼也和其他村民一样在田地里种植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同时饲养一些牛羊,日子过的不算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后来,他渐渐觉得必须采取一些创新的、不一样的方式来实现快速增收致富。

2012年,卡曼在家里开了商店,生意一直不错。后来,卡曼将商店交给家人打理,自己又做起了贩卖牲畜的生意。和其他人不同,他在贩卖常规的牛、羊、马的同时,又通过对市场的仔细调查研究,做起了牦牛交易。

2016年,卡曼在乡村干部和“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在庭院里盖起了毡房,开起了农家乐,成为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自己富起来了,周围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依然没有大的改观,这让热心的卡曼非常着急。

今年,开干齐乡改变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绿色经济。卡曼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致富点,在开干齐乡发展特色苗木种植产业很有前景。

卡曼通过对周边乌苏、沙湾、克拉玛依市场细致的考察,选定种植经济价值高,成活率也较好的橡树。他简单的算了一笔账:假设每亩地里种植50棵橡树,直径1.5厘米的橡树苗按照20元/棵计算,成本约1000元;3年后树苗长成3~4厘米,价格能达到700元/棵,一亩地苗木的总产值为3.5万元,平均每年收入能达到1.2万元/亩,除去水费、管理费等,也比种植棉花、玉米的收入高很多。在橡树的行间距中还可以套种苜蓿,进一步提高亩产值。

那段时间,他每天东奔西走,挨家挨户对村民宣传说:“要积极响应乡党委和政府的号召,发展苗木种植产业,种植橡树、果树等特色苗木,收益会更高,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脱贫致富”。

3月,卡曼作为苗木合作社的发起人,在村委会和“访惠聚”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成立了“波拉夏克苗木专业合作社”。“波拉夏克”在哈萨克语里的意思就是未来,希望合作社能够带动其他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合作社成立后,卡曼立即行动起来,首先在自家的庭院内全部种上了果树和夏橡,并且承包了村集体地,种上白蜡和云杉。同时,合作社又为有种树意愿但资金紧张的村民担保,购买苗木。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有34户村民也在庭院内种下了15000棵各类苗木。看着一颗颗树苗在春风里摇曳,卡曼对未来充满了美好希望。

卡曼表示,今后,合作社将充分发挥作用,按照合作社+种植户的发展模式,在种植、剪枝、浇水、管理等过程中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帮助村民寻找苗木销路,打通从种植到销售的所有环节,给种植户吃下一颗“定心丸”。同时,合作社还将组织成员外出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吸引更多有意向的村民加入进来,从而更有效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