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湖西畲族乡,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过去,由于这里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当地农民长期从事单一农产品种植。这种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方式只能满足于自给自足,如今,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正逐渐被现代新型农业所取代,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湖西土生土长的畲族人蓝国亮。
今年刚满50岁的蓝国亮是湖西顶坛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90年代,年青的他不甘心做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民,毅然走出去,只身一人到上海做水果批发生意,很快挣下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许多年轻力壮的同乡小伙子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逐梦大城市,至今人数不下2000名,而且都发展的很红火。
2008年10月,他决定回到家乡创办湖西畲族乡第一家物流公司——福建省赵家堡国通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公司的良性运转既解决了当地许多剩余劳动力就业,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10年9月,蓝国亮又组织当地农户成立了漳浦县湖西乡绿盈果蔬农民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用于规模种植。“如何最大化实现土地的价值?如何更好带领畲乡百姓致富?这些问题是我一直想要解决的。”蓝国亮说,虽然先期投资都让农户们尝到了甜头,但作为合作社负责人,他本人并不满足于这种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方式。后来,经过外出一番考察之后,他与社员们决定发展温室大棚果蔬种植。
2016年7月,绿盈合作社首期投资500万元,流转了100亩土地,建立起该乡第一个规模化温室大棚果蔬种植基地。随后,蓝国亮从外面引进了太空椒、黄皮尖椒、圆椒等品种,种植青椒。当年年底,青椒喜获丰收,一亩温室大棚可产青椒上万斤,扣去成本赢利6000元,比传统的种植方式增收40%左右。
“这种‘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非常好,一方面土地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效益;一方面还可解决当地许多妇女和老人等剩余劳动力就业,确保农户稳定收入。”蓝国亮算了一笔经济账:农户除了入股分红,还能通过务工得到不菲的收入,如果一年按200天的务工时间、100元/天的收入来计算,一人一年有20000元的收入。“畲族乡因为有了蓝国亮这只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我们往后的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合作社入股成员蓝来文竖起了大拇指。
有了第一年投资的信心,蓝国亮决定带领大家于第二年继续投资扩建160亩温室大棚。其中100亩用于扩大青椒种植面积,60亩则用来种植水果“新贵”——台湾黄金百香果。
眼下正值青椒采收旺季,蓝国亮说,“今年的青椒均价在2元以上,又是一个丰收年。如果下半年来,大家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甜蜜的百香果。这致富的路,咱畲乡人是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