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业城市的复兴之路

5月初,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九丰农业博览园的蔬果青翠欲滴;万仁新能源汽车园区生产有序;江南水乡·滨河公园的特色景观天然质朴。被誉为“丹砂王国”的朱砂古镇,已看不到矿工、矿山、矿砂的身影和面貌,跃入眼帘的是有关朱砂工业文明的宏大历史叙事,矿山博物馆、主题雕塑广场、前苏联专家楼被标注为历史记忆。

万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万山转型发展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摆脱对本地区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使传统的矿业地区再次复兴,走向了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年来,万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7.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5%、11.8%。

坚持开放创新 推动观念创新

万山曾是我国最大的朱砂工业生产基地,在转型的困难阶段,农民有怨气、矿工有怒气、部分干部缺底气。

贵州省委从山东人才引进任职的区委书记田玉军说:“初来万山时,当时的区委、区政府在万山镇,距铜仁市区30多公里,机关单位办公地点都是分散的,完全没有作为铜仁主城区之一的城市形象,干部谋发展、思转型的凝聚力还不强,合力尚未形成。”

田玉军首先提出深入开展转观念、转作风、抓落实“两转一抓”系列主题教育活动。2015年9月,万山区实施了行政中心搬迁,将机关单位搬迁至谢桥新区。从干部作风、融资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创新实施了干部“贴标·亮牌”和“工作任务派遣单”制度管理,在全区形成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摒弃了“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牢固树立了“有多少事就找多少钱”的理念。

3年来,万山区通过引资、融资发展,累计完成招商到位资金达508亿元,吸引PPP社会资本40多亿元,同时组建了4个投融资平台公司,创新融资模式,融资规模达到了100多亿,破除了资金的困境。

城市转型发展,人才是关健。区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面向全国招募“百万年薪”经理人组建工作团队,成立国有亿创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其中,100万元作为经理人年薪,200万元用于团队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电商生态城。

电商生态城项目建设面积为20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目前项目一期1万平方米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是集网商园、孵化园、服务园三大板块为一体的“黔货出山”高端平台。生态城还与淘宝大学第三方培训机构河马电商学院签约,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电商学习平台,催生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仅2年时间就实现了农村电商服务站村级覆盖,电商交易额从零上升到4.2亿元,真正实现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活一个产业、带活一个园区。

(下转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