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绩溪县位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森林覆盖率达77%,生态环境优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旅游强县。2016年初,绩溪县入选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旅游接待、综合收入增长均保持在20%左右,去年全年接待游客871.2万人、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42.2亿元、增长20.02%。
改革创新,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绩溪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全域谋划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中国最佳休闲养生“两大目的地”。绩溪成立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机构,初步建成“1+3+N”全域旅游管理体制,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通了全域旅游项目审批备案绿色通道。同时完成全县文旅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建立了旅游统计、产业分析和数据共享工作体系,率先推行农家乐住宿实名制登记,纳入公安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加大供给,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备。绩溪县有3A级以上景区10家,中国传统村落9个,2017年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绩溪涌现出皖浙天路等多条备受市场欢迎的旅游线路,徽杭古道入选“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实施“百景提升”工程,培育出了龙川景区薰衣草庄园等一批新亮点,培育市级以上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19家,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住宿餐饮接待。
推进融合,全域旅游发展业态更加丰富。绩溪积极推进文化、农业等与旅游融合发展,谋划实施总额超800亿元的全域旅游新项目,“旅游+体育”等已成为产业增长的新动力。绩溪成立县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工作,与企业合作打造了一大批文旅综合体。绩溪还出台文件探索古建筑认领保护、古民居产权转让新路径,让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资源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有效载体。
加强营销,全域旅游绩溪品牌更加响亮。绩溪推出不同季节、不同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特点线路,举办“山花浪漫”等乡村旅游系列活动,营造“月月有节、乡乡可游”的全域旅游氛围。制定全域旅游宣传营销计划,每年组织旅游企业开展旅游推介活动10余次,采取各种方法广泛宣传,“黄山岭下的美食天堂、西子湖畔的养生福地”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
加大投入,全域旅游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更加扎实。绩溪执行“四督四保”项目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黄杭高铁等全域旅游重大交通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县内旅游环线改造,城区半小时内可到达重点景区景点;建设休闲绿道、自行车骑行道、自驾游风景廊道等全域旅游交通网。绩溪完成智慧旅游系统升级改造,新改扩建旅游厕所49座,共享单车、旅游电动汽车相继投放运营,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2018年,绩溪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次超千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旅游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以上,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确保率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