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五个强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深入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重大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武汉市着力“五个强化”,突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两个70%”。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7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0.8%。

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介绍了“五个强化”的做法: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化空间支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产业支撑;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强化动力支撑;汇聚人才新资源,强化人才支撑;营造优良环境,强化制度支撑。

2015年武汉市开始谋划布局,2016年获批建设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4个国家新基地,并以此为牵引为依托,打造芯片、航天、网络安全、下一代汽车四大产业生态圈。目前,4个新基地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吸引投资超过4000亿元,成为武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支撑。全市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4个国家新基地为引领、13个区的工业园区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武汉大力实施“万千百工程”,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健康食品若干个千亿产业,以及一批百亿企业。

武汉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企业占比均超过一半。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2016年超过一半,达到50.34%。

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聚力发展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2017年以来,武汉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8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2人,吸引30.1万大学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武汉地区人才总量达到24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