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清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风轻景美,舒适宜人。早早起来的邢诒海来不及慢慢欣赏早晨的风光,便赶着下乡组织农民进行割胶技术培训。“培训是早上8:30开始,路程需要一个多小时,得在7点前出发。”担心迟到的邢诒海加快了吃早餐的速度,同时催促与他同行的陈老师。
“用心去做好每件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格的标准去完成。”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在邢诒海这名服务农民近三十年的老干部身上,并不是说说而已。
邢诒海1991年参加工作,从助理兽医师起步,兢兢业业,默默奋斗在服务农民的第一线。1995年,邢诒海带领“快速养猪技术推广培训班”进行全封闭式的培训,对学员进行养猪技术指导,并参与到肉猪饲养工作中,直至肉猪上市为止。期间他与学员同吃同住,那段经历被他戏称为“在猪圈里的奋斗历程”。最后,培训非常成功,荣获当年海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邢诒海也成为了中国科协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成员。扎实突出的工作成绩,次年为他带来了全国科普先进个人的荣誉。每一件工作都丝毫不敢懈怠的他说:“荣誉加身,责任增重。”
邢诒海黑瘦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往返各个乡镇的中巴上。邢诒海说:“2003年儿子办满月酒的时候自己还在细水搞培训,当初交通不便,工作开展有困难,但无论如何都要把技术培训送到乡村送到农户的生产现场。”对于错过孩子满月酒,邢诒海只能是深感愧疚。
2005年,邢诒海被调派参与扶贫工作,岗位变了,但服务农民的身份一直没有变。技术服务农村是保障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他的责任更重了。他开始承担范围更广的实用技术培训,只要是涉农的实用技术,他都根据乡镇需求去组织,始终奋战在为农民服务的第一线。
面对新岗位、新挑战,邢诒海迎难而上。他开始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根据新的岗位要求,每次培训前他都要深入到相关种植养殖领域调查和研究,摸索合适的组训办法。通过多年的经验摸索,他总结出实地、实物、实际“三实”模式。他经常建议讲师少用PPT授课,更多的带领农民到实际生产现场教学,提高“三实”模式效率。
扶贫重任在肩,下乡是常有的事,早出晚归更是再平常不过了,有时候还会遇到中途车辆抛锚、返程错过饭点等。对于在扶贫道路上奋战多年的“老兵”,邢诒海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状态。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三十年如一日深耕服务农民第一线,始终如一的坚守在实用技术培训的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奔蹄。5月15日中午,刚在青松乡吃完快餐的邢诒海又坐上前往金波乡的车,因为那里的橡胶培训马上就要开班了,他要提前过去协调做好准备工作。
“海哥,我们打安镇农户对你组织的培训评价很高啊。镇里有一个村委会需要您再过去组织一次橡胶培训,你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呢?”刚坐上车,邢诒海就接到了打安镇副镇长羊风极就打来的电话。
“好,好,我们下午就过去踩踩点,做准备。”
邢诒海用行动证明了: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以高度负责和严格的标准去执行,才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