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8日,河南省商水县白寺镇周庄村贫困户张静给在外打工的丈夫通电话:“‘三夏’帮扶队已经与咱签订了麦收帮扶协议,帮助咱家收麦子,你不用回来了,安心在外打工吧。”麦收季节,正是外出务工人员返家忙三夏之时,然而在河南省商水县,许多农民却给在外务工的亲属打电话,告诉他们今年村里成立了“三夏帮扶队”,实行统一协调机收,三夏不用往家跑。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商水县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5万余人。每到三夏期间,务工人员顾不上用工单位人手紧张,害怕家中夏播夏收没人管,只能选择回家收麦。针对这一问题,商水县共抽调2600多名县、乡党员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分派到各村帮助秸秆禁烧和帮助困难户助收助种。全县570多个行政村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成立了由乡、村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组成的“三夏帮扶队”,帮助贫困户和外出务工没返乡的群众夏收夏种。
为积极做好三夏帮扶工作,该县各乡镇、各行政村提前做好困难户调查统计工作,并与困难户提前签订麦收帮扶协议书、发放印有有帮扶队服务电话的《三夏帮扶卡》。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还积极号召缺乏劳力的农户,与邻居组成互助组,相互帮工,彻底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三夏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为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收入。
在新疆打工的舒庄乡杜谭村农民杜志远表示,夏收这几天不回家,不仅来回路费节省了1800多元,又能多挣3000多元钱。村里有“三夏帮扶队”帮助麦收,解决了在外农民工麦收的后顾之忧,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干部为农民工做了一件好事。目前,商水县570个行政村已成立680支“三夏帮扶队”和8000多个互助组,还有3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帮助社员麦收。该县麦收已拉开序幕,各村帮扶队、农民合作社、互助组正紧张有序地投入到三夏一线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