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连续几天阴天的新疆昌吉市气温骤升到35℃,偶尔吹来的风都是一股热浪。可昌吉市佃坝镇西沟村村民许文禄,却坐在新搬的一套砖混结构的院落里休闲纳凉,好不惬意。
就在几天前,昌吉市环保局驻佃坝镇西沟村工作队员在走访时发现,70岁的许文禄住的房子东墙开裂北墙倾斜,存在一定风险。工作队员随即将这一情况登记在《群众困难诉求台账》上。当晚研判会上,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孙建宁组织各支力量研究解决老人住房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多方协调,工作队和村“两委”为老人联系了一套砖混结构的院落,3天之内老人搬迁新居。“‘台账工作法’非常好,我给打100分。”说起“台账工作法”,住上了放心房的许文禄一个劲儿地夸。
今年,昌吉市在持续用力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中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全市139个工作队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使用规范台账,以分类“建账”、限时“结账”和公开“晒账”的方式,实现“台账”的信息从群众中来,问题的解决到群众中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已经为三片区村民姜荣筹集手术治疗费用8270元”“村里今年需要清理的排渠有10公里”……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局驻昌吉市滨湖镇迎丰村工作队的《台账》上,事无巨细记录着村里的点滴。工作队长李明空说:“每个队员在入户的时候都随时携带台账,随时记录,遇到小问题,就当场解决;如果一时解决不了的,就先记录下来,带回工作队,及时开会集中研判共同解决。”
昌吉市阿什里乡努尔加村村民玛米拉西·尼亚孜巴依看着堆放在院子里青贮饲料,松了口气。原来,昌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阿什里乡努尔加村工作队员贺国连了解到,在休牧期玛米拉西·尼亚孜巴依家里储存的饲草料所剩无几,让玛米拉西·尼亚孜巴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牛羊口粮紧缺,严重影响春季畜牧生产。”贺国连立即在《台账》进行了详细登记。当晚的研判会上,贺国连反映了玛米拉西·尼亚孜巴依的困难。工作队、村“两委”和包村乡干部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与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协调联系,暂借17吨青贮饲料给玛米拉西,暂缓燃眉之急,双方约定秋后归还。同时,考虑到玛米拉西·尼亚孜巴依家里缺乏劳动力,工作队现在又把帮助她协调解决牛羊转场提上了议事日程。
贺国连说:“台账让工作有了紧迫感,完成了心里就特踏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要是完不成,自己都着急。”
昌吉市各驻村工作队在集体议账的基础上,实行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落实限时办结制度。村(社区)层面分析研判后不能解决的问题,逐级上报,形成了村(社区)、乡镇(街道)、市三级联动共同解决群众困难的良好机制,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目前,通过“台账工作法”,该市各工作队帮助群众就业2444人,转移劳动力1926人,帮助村里成立合作社6个,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336户,为群众办好事实事8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