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聚才触发磁力效应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紧扣脱贫攻坚现实需求引进人才、用好人才,走出了一条智力扶贫的新路径。

苍溪县始终坚持“人才需要什么,我们就优化供给什么”的原则,让柔性引进的高端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确保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同时把“解决人才问生活问题难题”放在第一位,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山东女孩樊娇娇的男友是苍溪2016年引进的人才,2017年樊娇娇也被引进到苍溪县人社局工作,稳定下来后,二人领了结婚证,通过人才引进优惠条件,利用安家费买了房,在这里落地生根。

苍溪县成立了“人才之家”,打造“人才沙龙”“人才驿站”,与人才对话,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及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同时,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县财政累计投入1.3亿元用于人才综合开发,对柔性引进的高端人才从薪酬待遇、创新创业、跟踪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512人,其中硕博研究生153人;引进教育人才275名、医学人才95名;引进营销、检验等专业技术人才26名。

雍河乡党委书记薛小军,前不久刚刚参加完县内组织的廉政建设培训。回乡后,他立马组织乡、村干部共同学习。薛小军还请来县纪委专家,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给大家敲响警钟,加强基层干部政治信仰。

苍溪县不仅抓好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更是注重培养基层优秀干部,坚持政治引领、统筹培训和专业素养升级的“三位一体”模式,精耕细作育人才。依托红军渡党性教育学院,组织5200余名各类干部人才,到红军渡、黄猫垭等党性教育基地,以穿红军衣、走红军路、讲红军故事等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该县实施“大统筹充电”行动,统筹资源建成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苍溪分院、三会脱贫奔康乡村振兴教学基地等实训基地23个,严格培训审批和备案制度,举办10期紧缺专业人才精准提能培训班,统筹开展重大决策、脱贫攻坚等提能培训1.2万人次。同时,大力实施“专业素养升级”行动,全县专业素养干部达85%。

2016年研究生毕业的何嘉瑜被引进到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工作,此后,她和团队一起研究猕猴桃新品种的开发研制,期间成功研制红心猕猴桃新品种,为苍溪特色农产品打开新路子。

传媒专业人才宋美蓉2016年被引进后,积极做好苍溪的宣传工作,在各大媒体上发表文章推广苍溪,其中“梨花节”组合稿件更是引得众多网友纷纷点赞。2017年“梨花节”期间吸引游客达6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03亿元。

该县选派1000名人才组建人才工作小队214个,打捆使用到39个乡镇、214个贫困村,开展组团式服务8000余场次,为群众送去优质服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补基层智慧短板;每名实用人才带领一户贫困户脱贫,为他们量身打造脱贫方案,提供专业技术,找到销售门路,截至目前,共扶持懂种植、养殖技术的大户450余户,成立各类合作社405个,辐射带动3万余人脱贫。

各类智力在苍溪县集聚,激发了县域发展的“磁场效应”,以人才挑起脱贫攻坚大梁,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