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村”喜迎幸福事

5月29日,记者刚爬上四川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红坪村六组的一道山梁,就听到了沟谷里隆隆的机器声。村里十几位村民正在硬化道路,这是村里最后一段未硬化的通组道路,大伙儿正憋着劲施工,想在6月底前硬化通车。

去年,红坪村从陡峭的山崖上挖开了一条道路,解决了该村最后处于隔绝状态的8户农家出行难题,还连通了毗邻的东溪河镇鲤鱼村,为周边300多名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

红坪村的变化不仅仅在道路的畅通。

红坪村是朝天区较为偏远的贫困村,两道大山梁夹着一条深沟,无一块稍平整的土地,乡亲们都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在2016年以前,村里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上访村”。

2016年,朝天区煤管局开始精准帮扶红坪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开兴刚到村里时,就发现此处道路不畅,产业不旺,人心不齐,通讯不通。当时全村没有一寸水泥路,部分村民小组连机耕道都没有,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更别想产业发展了。要想把“问题”村治好,找准症结是关键。

村“两委”和帮扶工作队多方研讨后,一起开出了“感恩奋进抓教育、走家串户认亲戚、先进典型树榜样、项目建设换新貌、发展产业脱真贫”的五项治村“药方”。下了“药方”后,村组干部和帮扶干部拧成一股绳,不表虚态、不和稀泥,始终坚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村务公开晒、有事大家定。

大会小会讲政策、挨家逐户搞动员、爬坡上坎做规划、跑上跑下找项目……两年多的时间里,累计争取项目资金近1000万,硬化村组公路12.5公里,通组通户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修建便民桥2座、架设通讯塔1处、实施饮水工程20多处、电网改造升级4000多米;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任务;建现代核桃产业园1000余亩、发展藤椒100多亩,培育家庭农场3家。

“幸福来得太快了。我们村一下子进步了几十年,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村里79岁的赵林明对记者说。他表示,2016年以来,村干部、帮扶干部风里来雨里去,把群众当家人,给乡亲们做好事,村里的变化是一天一个样。水泥路到了家门口,红砖房都变了样,撂荒地变成了藤椒园……

红坪村还有一个喜人的变化:以前只有村里的姑娘往外嫁,今年村里小伙迎娶了德阳市的姑娘。正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远方的姑娘才愿意嫁到村里来,也让村里有了更多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