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再出发

40年前,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鹤乡吉林通榆县迎来了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新时代。40年来,一组组数据记录着通榆的发展: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3.7亿元,是1978年的66倍;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大关,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6.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2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943元,分别在1978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6番和翻7番。

一张蓝图干到底

绘就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40年来,通榆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围绕生态抓保护、上项目、促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特别是近年来,在“三个功能定位”“三县”建设和“三个名城”一脉相承的发展思路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以“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这一指导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思想体系。

通榆县率先从水的文章做起,谋划并综合实施了引进外来水、滞留过境水、贮存地表水、持续供应水、保护地下水、节约使用水、利用循环水“七大治水方略”。同时,借助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甚至气候条件,全县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从“十二五”初期的用水极度危机到现在的水润鹤乡局面,通榆水环境恢复到1970年以来的最好状态。全县水、草、林、苇、湿生态覆盖率提高到63.4%。

生态的好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2017年,全县生态主导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到了全县的67.4%和70.8%。

一个主题作支撑

推动了县域升级和突破跨域

近年来,通榆县围绕“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科学确立了四大主导产业。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通榆县风能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吉林风电天下甲,通榆风电甲吉林”的美称。通榆瞻榆500千伏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扎鲁特旗至青州特高压输出线路通榆瞻榆(昌盛)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先后全面投产运营。15万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润雨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善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有序推进。目前,全县已并网发电风场99.5万千瓦,在建风场180万千瓦,后续600万千瓦风电正在规划建设,通榆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正在形成。

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方兴未艾。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7家,农业专业化种植基地达到260万亩。全县认证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34个、无公害产品88个。吉运牛、咱家鸡、歌珊驴、牧原猪、亨通羊、天意辣椒、天成蔬菜等大型现代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的布局和兴建,勾勒出了通榆现代农业的美好蓝图。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