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一直是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的靓丽名片;绿色发展,是乌当区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
去年9月21日,乌当区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乌当区持续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着力在生态靓化、绿色美化上谋求新发展,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
贯穿双溪湿地公园、大龙滩生态湿地公园的松溪河、环溪河,是南明河的支流,被誉为乌当人民的“母亲河”。近年来乌当城区规模快速发展,河流上游地区开发加快,松溪河、环溪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乌当区及时制定了《贵阳市南明河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采取自筹加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约15.4亿元,启动“松溪河环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截至目前,乌当区在松溪河、环溪河沿途修建了奶牛场湿地公园、滴水岩城市公园、松溪河滨河步道公园、大龙滩湿地公园、松溪河环溪河山体湿地公园5个公园,并对河岸全线开展生态修复、绿化种植、景观改造、健身步道修建。
“母亲河”的嬗变,是乌当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缩影。如何梳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两者在现实中的顺畅转化,让绿水青山成为发展经济的新动能,转化为金山银山?
乌当区在“两山”理论实践中,因地制宜找准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以主导产业为引领,带动全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大发展,以思路换出路,将生态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从景峰、健兴、威门这些贵州省领军型龙头企业,到新天、天安等全省医药骨干企业,再到智汇云锦、贵阳医疗健康城、京东方健康产业园等大健康产业的“新秀”,乌当区的大健康产业,吸引着贵阳市、贵州省的目光。
根据总体规划、五年行动计划以及配套政策措施,乌当区按照“一心四芯筑核心、三区三片显特色、三点多带活全域”的空间布局,实施“高效园区、全域景区、品质城区、特色小镇、基础配套”五大工程,“医、养、健、管、游、食”六张名片,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在乌当生动实践,将乌当区建设成为区域大健康产业的创新中心和消费胜地,确保到2020年全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总产值实现8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
对于水田镇上坝村的村民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近年来,我们一直将发展酥李种植产作为主导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有3000多亩,全村的酥李年产值上百万元。”上坝村支书黄碧刚介绍说。今年,上坝村发动了更多村民参与酥李种植,目前已新增200多亩。
乌当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全力推进山地特色示范小城镇和富美乡村建设,以“1+8”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让良好生态不断释放经济红利,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开创“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健康乌当新未来。
乌当区委书记常文松表示,下一步乌当区将围绕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深刻把握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辩证关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统筹推进现代城市、特色小镇、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促进城乡资源激活、要素双向流动,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形成政府、企业、市民、农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优质生态环境、生态资源资产的新机制,不断提升“黔中秘境·生态乌当”绿色惠民、绿色共享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