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集聚 深度融合

移民搬迁群众从哪里来,住哪里去,干什么工作?一系列问题一直是贵州省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铜仁市与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了移民搬迁大数据平台。易地扶贫搬迁户迁出和迁入居民户籍、居民档案、就业、健康体检、楼层分布等数据,清晰且可追溯分析。

“我们种植的竹荪不愁卖。”今年,万山区谢桥街道龙门坳村将竹荪种植面积由去年的400亩扩大到1500亩,干品竹荪产量将在15万斤左右。这么大的量,销售如何保障?

2016年4月,铜仁市万山电商生态城自运营以来,将电商销售和项目孵化的方向精准定位于农业,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为当地的农产品开辟了网销渠道,还为农业产业提供了产业选择。经过销售分析,针对当地产业生产、市场定位等多方面进行科学指导,使龙门坳村的竹荪产业依托万山电商生态城迅速发展。

铜仁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田琼介绍:“铜仁市目前已建成省级高新区1个、市县智慧园区5个,通过挂职任职、招才引智等方式,引进大数据人才600余人。与此同时建设了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引入汇创电子商务、IBM大数据、云上明珠等大数据培训企业落户铜仁;与印度信息学院合作开展大数据人才千人培训计划,累计培训大数据实用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

近年来,铜仁市充分发挥大数据的融合优势,大力拓展大数据发展空间,推动各行各业在与大数据融合发展中转型升级。

2017年,铜仁市级“工业云”平台上线运行,推广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实现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年完成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11亿元,武陵山物流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试运行,灯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列入全国无车承运人试点名单。

抓好“大数据”与“大扶贫”双轮驱动,铜仁建立了“扶贫云”数据库,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科学施策。出台《铜仁市大数据助推农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与腾讯云、东华云计算签署“全国互联网+产业精准扶贫云”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产销对接等方面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质量追溯全程化、产销对接高效化。

铜仁启动了九丰农业综合体等12个种植、养殖园区物联网应用建设。贵州山久长青公司智慧营养餐项目合作基地达到7万亩,交易额达8.5亿元,成功列入省级数字经济示范企业。

以建设“一带双核”项目为契机,铜仁全面启动“全域智慧旅游”“梵净山佛教与文化大数据应用”“生态环境监测及综合治理大数据”等项目建设,发布《中国·梵净山生态养生指数报告》,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可度量指标体系。

此外,铜仁市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打好大数据“聚通用”攻坚战,积极探索政府治理和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的大数据普及应用,凸显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凸显“数据铁笼”“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平安警务云”的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