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吃饭都是个问题,现在的光景天天像过大年”。在陕西延川乾坤湾景区,提起这几年生活的变化,经营户郝世斌、程秋艳夫妇脸上乐开了花。
延川县自然条件差,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农民收入在延安市各县区中垫底。延川县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工程。
程秋艳一家就是“文化旅游带动”的典型受益者。以前,她和丈夫务农为主,每年不到1万元的收入。婆家、娘家四个老人三个瘫痪,两个儿子需要上学。乾坤湾景区建成后,她们一家入驻景区,妻子卖凉皮、丈夫卖烧烤、儿子开超市。2015年,家庭纯收入20多万元,2016年主动申请退出当地贫困户救助,成了真真正正的“致富能手”。
延川县以“古村古寨古村落、名人名篇名山水”为抓手,以“一心引领、两级驱动、三带互动、四廊串联、十级群支撑”为总体布局,以旅游景区带动乡村旅游产业,以乡村旅游丰富旅游景区业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扶贫攻坚成绩显著。“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乾坤湾景区、“中国最佳漂流胜地”黄河大峡谷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安驿古镇获评“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省级文化旅游小镇”“十大最美民宿集群地之一”;梁家河村获评“2017中国最美乡村”;国家3A级景区路遥文化产业园区、永坪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与大禹山主题公园顺利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捷报频传。
“就业+扶贫”让贫困户收入结构不再单一。目前延川各旅游景区为贫困户提供了保洁、保安、清运等岗位300余个;对景区开办商店的贫困户,免除一切费用,共带动脱贫1200余人。提到现在的收入,大程村贫困户冯秀莲毫不掩饰洋溢在脸上的喜悦,2015年10月起她在乾坤湾景区开店经营陕北土特产。2018年已净赚纯利润5000余元;家里原有的30亩枣园,流转10亩至村集体合作社,每年收入现金2500元。
“农家乐+扶贫”让贫困户创业有了更大的空间。村民房小虎依托景区,通过领取新修补贴形式,自建窑洞六口作为窑洞宾馆以120元每间对游客开放,并领取维修补贴,翻新已有窑洞作为餐厅,收入十分可观。延川县配套了《农家乐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乾坤湾星级酒店补助方案》,在土地、规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创业者优惠倾斜。目前,乾坤湾景区沿线已累计扶持发展农家乐90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800人。
“产业+扶贫”促进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在毗邻会峰寨景区的枣香园休闲观光园,笼中的野鸡和孔雀昂首阔步,遍天鸽子飞翔,房前屋后竹篱笆,满岭山鸡啄草芽。延川世礼禽业有限公司依托大景区,把观赏放养土鸡,自捡土鸡蛋和特色农家乐打造成了旅游产业。
按照延川县统一部署,延川各乡镇积极发展农业产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积极发展枣、果、畜、菜、药产业。以乾坤湾龙耳则等7个村为例,一次性流转枣园1.183万亩,签订枣园流转合同10年,共涉及农户258户,其中贫困户193户。农民按每亩枣园地平均500元、坡地200元的流转金保底分红,同时又可以到扶贫开发公司打工,一份投入,两份收入,人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
站在流转的枣园里,延川县委书记张永祥算了一笔账:“流转土地产值每年翻一番,旅游产业继续发展,2015年至2017年,延川已累计实现5569户、15927人脱贫,16个贫困村脱贫。2018年,延川县计划贫困村退出47个,贫困人口脱贫2042户、6616人,实行兜底保障826户、1913人,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