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原本享受的低保是退出来还是继续享受?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的“贫困户”用实际行动作了回答。今年以来,昭化区陆续涌现出了贫困户主动退出低保的事例。
“今年我不要低保了,大家不要评我,给那些比我们更困难的乡亲吧。”今年2月,昭化区红岩镇红江村二组贫困户刘兴青在本组的低保评定会上再一次主动申请退出低保。
刘兴青夫妇身体不好,长年吃药,产业发展能力弱,家庭收入低。2014年,刘兴青被评为贫困户。“种植黄金梨2亩、养鸡100只,纳入易地搬迁安置,纳入医疗救助……”,看到为他量身定制的帮扶计划后,刘兴青的内生动力被激发了,一项项规划变为了现实。“我现在一年挣1.6万多元,2016年就脱贫了,以后是全力奔小康。”日子好起来的刘兴青,在2017年2月全组低保评定会上,就提出不再享受低保,“如今我们的生活好起来了,要把党的好政策让给村里其他更需要的人。”
2017年,昭化区启动建立了农村道德激励机制,目前,全区共评选出文明健康示范村88个,文明健康示范户2762户,选树各类好人典型5350人。全区树立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风向,从“等靠要”到自力更生,从“脏乱差”到美丽家园,从“粗俗邪”到文明奔小康。
昭化区大朝乡牛头村一组村民何永强,今年也在本组低保评定会上主动要求退出低保。
2013年,何永强的妻子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后,昂贵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负。因要照顾家庭,何永强再也没有外出务工,生活更加捉襟见肘,诊疗费将家中所有积蓄用光。2014年,“重压”之下的何永强,到村委会申请低保。“他们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多次上门帮我准备材料,最终帮我申请到了低保,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才得到一些保障。”何永强说。
何永强在享受低保的这几年,妻子积极治疗,与病魔顽强斗争,病情有所好转,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目前已经进入保守治疗阶段,能与父亲在家互相照顾自食其力,而何永强也能外出务工,家境渐渐有所好转。“目前,我暂时在家周边打零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元,妻子和父亲在家里养了几头猪。”何永强说,他还年轻,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村里还有比我家更困难的家庭,他们比我更需要低保。”在何永强看来,他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这个家,就应该把这份帮助转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