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众乡邻

今年31岁的刘庆亮,甘肃庆城县玄马镇贾桥村占庄村人,现为甘肃庆城县晶城粉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曾经的他家庭生活十分艰苦,2011年以前,由于父亲身患重病,刘庆亮一直为父亲四处求医,为给父亲治病,家中先后花了20多万元。父亲去世后,刘庆亮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有手有脚,贫困户的帽子戴在头上,也不是啥光荣的事,我必须找一条致富门路。”刘庆亮说。2011年,刘庆亮踏上了打工路,在内蒙古的一家企业从事财会工作,通过7年的打拼,他实现了脱贫。

艰辛的打工生涯,不仅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更转变了他的思想观念。刘庆亮说:“打工不是解决贫困的长久之计,只有自己创业,才能实现家庭脱贫致富,才能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2017年初,在玄马镇党委、镇政府以及村“两委”和乡邻亲朋的大力支持下,刘庆亮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投资60多万元在自家院落办起了庆城县晶城粉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具有庆阳特色的纯洋芋手工粉条。建厂之初面临资金的困难,建厂后又面临管理、销售等诸多困难,刘庆亮始终坚持迎难而上,最终企业得到了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公司全年生产粉条70多吨,截至目前已销售50多吨,实现利润16万元。

刘庆亮的公司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建成、当年见效。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收入,还带动本组贫困户刘兴财、李文贵走上了脱贫之路。

“我如今在晶城粉业公司打工,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领3000多元,生活有奔头了。”李文贵说。目前,像李文贵这样长期在公司打工的贫困户有8人。

昔日贫困户,变成了今日致富的“领头雁”,刘庆亮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村民们的“致富梦”。他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带领和鼓励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有义务帮助困难乡亲。下半年,公司订单多,需求量大,我们实行了计件工资,每个人的工资将超过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