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省诏安县霞葛镇司下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三角梅竞相开放;村内池塘清莹澄澈,微波粼粼,鱼儿嬉戏其间。而就在10年前,司下村还是一个干部队伍涣散、信访不断、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收入为零、背负40多万元外债的“后进村”。
村子的转变还得从司下村党支部书记江子传说起。2007年,年仅28岁的江子传当选了司下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两委”平均年龄达到58岁,年纪最大的统计员已经76岁。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江子传把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烧在了对村“两委”干部调整上。在他的争取下,霞葛镇党委对司下村“两委”队伍进行“换血”,补充进一批年轻的干部。
江子传从眼霞自然村抓起,在村里设立2、3个小组长,负责协调征地拆迁、带动捐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等村内事务。为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他为党员设定了责任区和扶贫责任岗、卫生责任岗和绿化责任岗,为村民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支持、营销推广、路灯修复维护、病虫害治理绿化养护等服务。
壮大完队伍,江子传又马不停蹄地烧起了第二把火——修建村内主干道。整修前的道路只能通过一辆拖拉机,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说服村民配合修路,江子传带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们走村入户,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村民们自愿出资,不但打通了连接外界的经济通道,还增修了戏台、公园等基础设施。
有了“战斗力”和“致富路”作为后盾,江子传放心地把第三把火投在了“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上。
2017年,司下村建立了富硒蛋鸡养殖基地,并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进行经营,成立了诏安县龍仙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帮扶贫困户32户。
“这个模式有三种可选‘套餐’,分别为就业务工、贷款入股合作以及合作社指导养殖。”江子传介绍,三种模式中就业务工收入最高,一年收入1万多元。除了提供就业务工机会,合作社还为18户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养殖并给予技术指导,以每个鸡蛋1.5元的价格回收,并引导另外4户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以贷款入股合作社,每年获得固定分红。
合作社饲养了5000只五黑蛋鸡,每天生产鸡蛋1100个,目前已经和漳龙集团漳州味运营有限公司、福建好土鲜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协议,以每个2元的价格批发销售。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创收4000元,为村集体创收3万元。
如今,司下村村内所有主干道已经全部硬化、亮化,建成了6个文化广场、1个生态富硒观光茶园产业基地、1个富硒蛋鸡养殖基地,成为2017年富美乡村建设点、2108年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司下村的“蜕变”是诏安县探索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诏安县以党员能人引领农村发展、以“党支部+”助力脱贫攻坚、以释放政策红利带动弱村脱贫,推动党建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去年,诏安县实现2843户8710人脱贫,15个贫困村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