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一声“故乡”,从未感觉如此疼痛。
在年少的时候,致力于离开她,总认为她太封闭,甚至有点儿“傻”,所以看着那些人与事,是那样的想要逃离。“他乡是故乡”,就是毛躁的青春给故乡和远方所下的定义吧。
还未到落叶归根的年纪,一次次的回到故乡,竟然也很少激起涟漪。年轮,真是个奇怪的东西。然而故乡,总会在一定的时候,使你感到她的力量,慢慢地她招手,你不知不觉亲近她的怀抱。
是老了吗?在踏进故乡的一山一水的刹那,感到从未有过的心境与感怀。我是爱她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即使远离,心却总在她的身边,徘徊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诉他,我一直深深地爱着她。
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童年,曾经觉得匮乏得不好意思讲述,如今清晰起来生动起来,竟然是那样深深地怀念。肆无忌惮地回忆,快乐地讲给身边的人听——小草那样的嫩绿,从脚丫间探出头来;水是那样清冷冷的,水下的鱼儿自由地游曳;天是那样蓝幽幽的,有白的云朵偶尔飘过;花香,是刺儿花,是栀子花,是荷叶,是水荸荠……还有在那乡间小路骑自行车载着欢笑的背影。
自然,还有父亲深藏不露的关心,有力而深沉;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咛,直追到看不见我们的身影为止,和着风儿还能听见那柔软的责备。
父亲老了,母亲老了,我们都老了,而故乡竟还是那样的年轻。我知道,那是常新的外表,她的心也已经和父母一样老去了。
当重温儿时的场景时,有泪水划过心坎,那些细微的感动,不是草木的情愫,是温暖的天伦。
“父母在不远游”,终于明白了先辈们说下这话的真实含义。当你身在他乡,你不能体会老去的父母看着陪你长大的故乡,那些历历在目的回忆是欣慰,也是刻骨的思念。相思成灾,不是指爱情,而是亲情。长久的思念导致父母的健康受损,而我们却还懵然不知,甚至嫌弃父母的年老体弱,抱怨一趟趟跑医院的辛苦,这是多么羞耻的抱怨!
从怀胎十月,到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到读书识字,到叛逆的青春期,到成家立业,一路走来,父母无怨无悔,从未抱怨什么,但是到了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却怨气重重,返哺之恩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吧。这是我们为人子女的孝道、人伦的缺失。
看着垂垂老矣的父母,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岁月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伤感浸漫了心间,那些越来越难以留住的东西,才会让人无限的留恋与不舍。
生命中最珍贵的,总是匆匆而去就不再回来。所以,珍惜已经拥有的,故乡、父母、亲情、一切美好的感情,这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