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滁州经开区围绕“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聚焦企业发展短板,扎实推进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 做足“服”工作
服务企业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滁州经开区及时制定“四送一服”活动方案,要求各帮扶干部和责任单位迅速深入企业调研,开展政策宣传和问题收集等工作,确保活动有序高效推进。一时间,帮扶干部积极深入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了解诉求,全面摸排企业问题,对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细致说明原因,并梳理转交省、市相关部门办理。
活动期间,市领导、市直部门和园区共走访企业433家(次),收集并解决问题94个,开展政策宣讲15次,召开座谈会12次,各类项目对接65次,其中资金要素项目23次,涉及资金4.16亿元;人才要素项目18次,意向用工人数2538人;科研要素项目7次;土地要素项目9次,涉及土地895亩;其他要素项目8个,涉及资金209.2亿元;宣传报道202次。
主动“送”政策
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的同时,滁州经开区加大政策宣讲力度,承办全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制造强省政策宣讲会,现场发放培训资料和政策汇编200余份,有效宣传了各级扶持企业政策。
针对园区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工难问题,经开区积极行动,将反映转化为行动,组织园区企业赴滁州学院参加招聘会,招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人。5月19日,组织惠科参加第五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帮助企业扩大宣传开展招工。同时,每周末组织园区企业参加人力资源市场招工等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
此外,经开区还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园区针对项目落户和企业技改扩产等需求,积极帮助博西华、天博食品等9家企业和项目申请供地895亩,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中最突出的土地要素问题。针对调研中反映融资困难的企业,园区金融办积极对接,帮助搭建银企沟通平台,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园区共有12家企业申请金融支持,申请金额达3.46亿元,其中已签约获批金额2.89亿元。
长效“帮”机制
滁州经开区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切实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下一步,滁州经开区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实经开区“四送一服”工作,以调研走访到位、问题收集到位、交办反馈到位、陪同走访到位四个要求,严格落实“两上两下”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将此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对前期各单位走访企业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按照问题类型,及时将问题交办各职能部门,限期给出办理意见,并及时反馈企业。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的,由工委管委领导牵头召开专题协调会,推进问题解决;制定具体招工方案,开展校企对接,积极开展各项招工活动;结合现有政策到期及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修订完善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创新创造的相关政策,构建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