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和“有规划、有队伍、有资金、有劲干”双“四有”为引领的甘肃陇南康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谋篇布局、凝心聚力,并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提袄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康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中,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以乡村两级组织和全县各级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城乡一体发展工作检验作风、锤炼干部,在工作一线发现干部、识别干部,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坏事的干部队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
面对征地拆迁难、项目审批难、资金筹措难等问题,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冲锋在前、严格履职,分管领导勇于担当、合力攻坚,各责任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破解了征迁难题,一举拿下了5个棚改片区的征地拆迁任务,激发了全县上下一心抓棚改、齐心合力攻难题的内生动力,打开了全县“大棚改、大城建”的工作局面。
康县着眼城乡均衡发展,针对城区狭小的实际,坚持“大棚改、大城建”组团发展的思路全力推进集中拆违治乱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改善城乡面貌,有效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和承载功能。坚持“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和“先建后拆”以及“旧城改造卸载、新区扩容提质”的工作思路,康县落实包抓责任、坚持让利群众、拉大城市空间、加大融资力度、完善城市配套等工作措施,破解棚改瓶颈。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康县把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无垃圾治理有机结合起来,高层次、大力度、多领域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实现了“全域改观”,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上实现了“全域覆盖”,在处理工艺上实现了“全域环保”,在环境卫生上实现了“全域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坚持建管并重,康县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改厕等专项整治,践行县乡村干部管卫生就是管健康、管民生的理念,初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全县环境卫生“网格化”全覆盖,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可持续;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产业化,见缝插绿,让县域内每一方土地能绿则绿、能美则美,以实际行动建设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组织发动各乡镇和124个县直部门责任包干、自立更生、自筹资金、自采苗木,连续五年春季栽、四季管,全县1300公里国省县道全绿化,打造了三百里旅游文化风情线和白云山生态综合示范工程。
目前,康县已建成2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和69个旅游示范村;创新开展“六争六评”“小手拉大手”“平安家庭”“新乡贤”等评优活动,促使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全县350个村已建成和正在提升完善的美丽乡村达317个,占总村社的90%。全县初步展现出环境美、产业美、风尚美、传承美的新景象,绘就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家洁院净”的秀美画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城镇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