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榆精准扶贫建长效机制

本报讯 党的十九大以来,吉林通榆县为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以贫困户、合作社、政府、公司、银行的“五位一体”的精准扶贫“5+”模式,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通榆县委、县政府在以往产业扶贫自建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实施了“5+”扶贫模式,通过县政府牵头,乡镇政府组织引导,银行按政策发放扶贫贷款,合作社组织运营,同时由牧原公司带动,贫困户自愿加入的方式进行扶贫。2017年,牧原公司正式入驻通榆县,在瞻榆镇丰盛村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积280亩、规划发展5万头生猪育肥的大型养殖场,成为了该县“5+”模式的关键一环。目前,通榆县政府已经分别与工商银行、牧原公司签订了“5+”扶贫模式的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5+”扶贫模式启动后,牧原公司为通榆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担保,每个贫困户可向工商银行申请5万元贷款,作为加入乡镇级合作社的资金,并委托合作社对入社资金进行经营管理。乡镇政府则依据贫困户申请,组织贫困户成立乡镇级合作社,并申请加入县级联合社,乡镇级合作社共同委托县级联合社对资金进行运营管理,联合社制定合作社章程,建立规范的财物核算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发展生猪养殖业带动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增收。

联合社在整合了合作社资金后,用于猪舍的建设,其资产归属于合作社。同时与牧原公司签订养殖场租赁及购销合同,将猪舍租赁给牧原公司,猪舍租金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租赁期满后,牧原公司将按照原有建造价格收购猪舍,收购资金将用于贫困户偿还银行贷款。此外,通榆县政府还将按照3年基准利率4.75%为贫困户贷款进行贴息,并存入银行风险保证金。牧原公司则将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循环经济现代农业项目与“5+”扶贫模式相结合,制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确保建设标准和质量。此外,通榆县通过牧原公司在瞻榆镇、新华镇、边昭镇等乡镇建立的养殖场,发展完善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态农业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完整生猪养殖产业链,可实现年转化粮食60万吨以上,安排就业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