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茶韵

北京之东的香河一带虽不产茶,但茶的普及程度却并不比江南差多少。客厅的茶几上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茶叶和茶杯,哪怕是本来拒茶千里之外的主妇,客人来了,也是要沏茶的。

乡间对茶不是那么挑剔,只要是茶,沏在水里有那种令人分泌唾液的颜色,这就够了,除了生津止渴,还能有滋有味地享受茶所带来的那种美好的感觉。较为普遍的还是花茶,多为袋装。首先量不大,喝完再买,比较方便,其次价格比较实惠,再有就是这种茶所特有的沁人心脾的芳香,大大拉近了它与人们的距离。

当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时,茶肯定是少不了的,但由于亲戚朋友来客太多,便不可能如平时那样斯文和讲究了。或是茶的档次低一些,或是干脆就以大红枣为茶,一倒一大碗,既省事又过瘾。倘若顶着烈日去地里做农活,一般是一个大大的罐头瓶子,灌满浓浓的酽茶,嗓子冒火之际,“咕咚”来上一口,要比一沓冰棍还要顶事。

城里人对茶的讲究要多一些,不少人讲究早上一杯茶,午后茶一杯,既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也是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的一种自然的外化。

首先表现在茶具,一般是比较典雅、漂亮的细瓷盖碗茶杯。轻轻吹拂之下,随着杯中茶叶的翻滚沉浮而弥散开去的茶香使人仿佛融入一片空灵、虚静、恬淡和怡然自得的境界中,好不舒服,好不惬意。也有用玻璃杯的,它的好处是透明,茶的富有动态的美感,既赏心悦目,也能令人于有意无意中参悟其中涵蕴的禅意。也有对茶有着特殊欣赏和癖好的嗜茶族,茶具是必须不俗的。激情喷涌,挥毫泼墨之余的文人雅士,多用紫砂,壶是小巧玲珑的,杯如酒盅大小,成群排列,暗红中透着诱人的光泽。紧张谈判结束后放松神经的老板们,则不象文人们那样闲情逸致,他们正宗的景德镇产的蓝花茶碗,那高贵、那大气、那精美,再加上清雅、浑厚、绵长的茶香,茶文化那种博大、深厚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至于茶叶,则比较丰富,绿茶,选用的较多,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那富有生命特征的绿色和独有的清香,不由得不让人情有独衷,即便随意看上一眼都能产生遍体清凉和舒泰感,何况它还有排毒降压、消暑除躁之效呢。龙井、碧罗春、黄山毛尖等是常常听到的名字。红茶的热度日益走高,它暖胃,养胃,还有那种柔和的甜香,令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它。正山小种、金骏眉等,常常是身边朋友相互馈赠的礼物。普洱茶的保健作用越来越被唤醒养生意识的中老年朋友追捧。在这些名当茶中,名气最大、粉丝最多的还得要属乌龙茶,铁观音是真正的明星,老少皆宜,四季不衰,几乎家家不缺。还有大名鼎鼎的武夷岩茶、台湾的冻顶茶,偶或也能在这里得见峥嵘。

最具有氛围的是近几年日渐兴起的茶馆。它们多坐落在比较幽静的街巷,极富书法艺术的牌匾,典雅明净的茶色玻璃櫉窗,摆放得恰到好处的几株好看大气的花木,让人顿觉这是一个幽和雅的世界。登堂入室后,更会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墙壁上垂挂的是颇有水准的艺术字画,当中摆放的是拙朴大气的茶桌、茶椅,纯天然,不饰雕琢。每个茶椅上都深深地镌刻有诸如“幽兰”“林壑”“松涛”等等的遒劲书法,让人顿生一种天籁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茶自然是主角了,说得上来的名茶应有尽有。茶具则更是“当家花旦”,镇馆之宝就是来自南国的宜兴紫砂,无论倒出来的是红的、绿的、还是橙的,茶的那种特有的韵味已经使置身其中的人们“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了。老友相聚也好,情侣浪漫也好,合作洽谈也好,只要感受一下这个氛围,便已先自成功了三分。

茶,香而不腻,浓而不艳。它深、沉、淡、静、雅,宛若一个底蕴深厚的谦谦君子,使北方京东的这方土地常常显露出江南的那一抹迷人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