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引导 惠农富民优先

河北省滦平县是国家县域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多年来,滦平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

土生土长的滦平农商银行,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大力支持设施农业、乡村旅游、养殖业和药果业,释放了惠农红利,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贷”动循环经济

铺就致富路

滦平县已发现30多种可利用矿产资源,其中铁矿资源远景储量30亿吨,铁选、采矿业发达。滦平农商银行抓住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压缩产能过剩行业及“僵尸企业”贷款,同时以“公司+农户+信贷”模式,支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

承德兴春和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养、加、游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企业。

在滦平农商银行支持下,兴春和构建了扶贫资金入股分股金、信用贷款入股得现金、入园打工挣薪金、流转土地收租金的“一园生四金”增收模式。直接带动15个贫困村、2145个贫困户脱贫,成为承德市“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示范园。

农户孙志国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租金每年7000元;和妻子在园区工作,每年挣6万元;贷款资金入股公司,每年分红1万元;租种菇棚一年赚2万元。用孙志国的话说,“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公司董事长郝玉芬说,购买山羊、建圈舍时资金不足,农商行提供了120万元贷款。特别是去年年底,因回款不及时,影响到工人工资发放,农商行特事特办,不到2天时间,2200万元资金到位。公司发展每一步都有滦平农商银行支持的身影。

“压缩铁选、采矿业贷款规模,提高大棚蔬菜、花卉种植、养殖、林果栽培等特色高效农业项目信贷比重,是全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思路。”滦平农商银行董事长杨文领说。

“贷”动乡村旅游

富了百姓家

滦平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针对乡村旅游规模小、资金周转急等特点,滦平农商银行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并给予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方面优惠。

在外务工多年的巴克什营镇村民曹春泉,2013年回乡打造曹家小院、开办农家乐,投入30多万元后,出现资金紧张情况。滦平农商银行获知后,采取信用担保方式提供了10万元贷款。

在农商行支持下,曹春泉的生意日益红火,“游金山岭长城、赏自然风光、吃农家饭”,吸引了天津、北京、辽宁等地游客前来,年纯收入20多万元。

曹家小院一楼柜台上,农商行“诚支付”扫码支付标识十分醒目。曹春泉说,客人很喜欢扫码支付,方便快捷不用找零钱。

滦平农商银行行长高朝晖介绍,“诚支付”是全行提高金融覆盖率和可得性的重要举措。全行还在203个行政村布放开设了金融便利店,农户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利金融服务。

不仅如此,滦平农商银行还以“诚支付”、刷脸支付、POS支付等手段,吸引百余家商户组成以农商行为纽带的金融生态圈,涉及餐饮、酒店、商超等领域,发挥了连接银行、商户和消费者纽带的作用。

“贷”动苗圃种植

守住青山绿水

滦平是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森林覆盖率60%,苗圃种植业发达。滦平农商银行灵活运用农户小额贷款和农(商)贷宝等特色信贷产品,全力满足种植户多样化信贷需求。

碧旺苗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仇明茹,是苗圃种植大户,2013年扩大种植规模时,因资金出现缺口,向滦平农商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实地调查后,农商行工作人员通过担保方式为他提供了50万元贷款。

利用这笔资金,仇明茹流转了土地,购买了树苗和相关生产资料,将品种发展到20多个。

仇明茹说,树苗生长周期长,对资金需求较大,2015年授信增加到200万元。今年秋出售部分树苗,就可以见效益了。

如今,碧旺苗木公司苗木发展到450亩,市场估值3000万元,常年工人有30人,还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人。

截至6月初,滦平农商银行贷款51.48亿元,涉农贷款37.31亿元,累计扶持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达3.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