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场景化金融探析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和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017年12月5日,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表示,京东金融提出的无界金融概念有两个内涵,一是数字化,二是全场景化。

场景化金融是建立在互联网生态体系下的一种新金融模式,它将“金融大家族”进一步扩大化、多元化、融合化,打破原本复杂、整体的金融服务,具有便捷、透明、高人群覆盖力的生态特点,可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与动态化,完成现金流的可视化与可控化。在这样的模式下,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深度融合,银行变得“触手可及”“无所不能”,也为农信社在转型发展中提供了更开阔的天地。

基本概况

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中,将有13.8%的销售额被场景金融市场覆盖,而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这一数字将达到95%。可见场景化金融终究会为这个时代带来一次“大革命”。场景化金融让金融、商业、消费、社交等场景边界逐渐模糊,也让银行所承载的功能更加强大,最关键的是这种金融模式很契合地将金融产品嵌入到客户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金融+互联网+消费”模式的不断完善,以金融为基础的多样化衣、食、住、行消费场景被创造出来。这种场景化趋势使金融和生活融为一体,且越来越简单高效,金融服务逐渐进入到各种消费场景之中。这一方面增加了客户的黏性,让客户对产品和平台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让消费金融产品有了更长的生命周期。通过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场景化金融模式提供了最优化的配置资源,消费者可以得到最专业、最便捷、最全面的金融服务。

发展优势

场景化金融打破了物理时空和互联网服务场景的局限,把金融消费与服务平台有机结合起来。

对客户来说,在这样的一种金融场景中,传达自己真实需求的渠道会更多、更完善,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个服务面,及时表达自己的金融诉求或生活诉求,指向更清晰、要求更具体,且场景化金融更灵活、更动态。

对银行来说,通过科学、有效、直接地分析,以及在特定场景中的信息捕捉,会让银行对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动向有更直接、充分的了解。这也有助于银行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工作方式,在丰富银行“身兼数职”的同时,通过优化改进,做大自己的金融生态圈。

这样,银行可以更了解客户,客户也可以更熟悉银行,形成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场景化还可以提升现有安全防控措施。一方面,面对攻击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场景化服务可以从不同角度、多种渠道对业务发展进行检测。通过全方位的业务安全检测和系统性的业务数据分析,每一个运行平台上的参与者都能及时做到操作端与风险端的“快速衔接”,同时互联互通、分享经验,彼此之间形成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上,银行可以与阿里云、平安保险等更多的第三方机构协同合作,建立更加稳健的风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建设,降低、遏制匹配于各金融场景所面临的风险。

工作建议

不难看出,场景化金融优势明显,展示出了一种简单又实用的金融方略,成为一种金融发展趋势。笔者结合山西省农信系统实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开启资源配置“大通道”,进行全方位的资源配置。目前,在农信系统,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能做到从客户的需求上进行价值考量,然后找到合适的客户,为金融资源配对,但却依然没有把资源配置开到“最大角”。为了给场景化金融铺路,笔者认为县级行社应更多地从金融产品和服务所渗透的生活中去寻找资源配置。也就是说,产品和服务究竟好不好,不仅仅只有客户说了算,应通过不断地走访客户、了解客户,收集、整理、分析每一位客户与生活相关的各类信息,然后深挖资源,再将挖到的生活资源与金融进行配置。配置的不止是一项服务或一个产品,还有可能是客户钟爱的金融支付方式,从而进一步满足客户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使用配套的金融服务。

二是建议进行跨界安全大体系开发。针对场景的全生命周期安全,县级行社应从需求入手,进行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运维整个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开发,关键要实施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跨界合作,通过建立反欺诈、信用风险评估、智能风控引擎、外部数据整合、风控管理制度“五维一体”互联网科技驱动的风控体系,来给自己“强筋壮骨”。跨界安全合作的最大好处在于,借助更多的势力来帮助我们抵御风险,进行了风险分摊,把单个不可控风险,变成安全闭环内的可控风险,真正让安全变得密不透风。

三是建议结合经济发展,开拓场景金融。场景金融关键还要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求金融深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一线当中去,特别是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具体场景当中去,变经济场景为金融场景,发展场景金融。这就需要县级行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例如,消费金融市场上,场景涵盖的种类较多,有租房、旅游、汽车、婚庆、医美、数码、教育、家装等,均能与消费金融产品进行结合。任何一个场景都是县级行社的可切入点,只有做到深入研究,才能实现创新经营、特色发展。

四是建议运用场景快速孵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场景是最前沿的金融营业厅,随着生活类场景金融的越来越多,县级行社要培养运用场景的快速孵化能力。因为生活方式和习惯一旦养成,客户会对场景产生依赖,对配套的金融服务同样也是如此。身处一线的县级行社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第一时间收集客户的反馈,然后进行快速智能孵化,完善自己的服务和产品,甚至是再造。因为这样的孵化才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这样孕育的场景金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客户的不同需求,不断进行调整,达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的。

(作者系山西清徐农商银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