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

本报讯 6月22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天水伏羲庙举行2018(戊戌)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各界群众代表约5000人参加了活动。同一时刻,台湾也举行了祭祀伏羲大典。大典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全世界华夏儿女寻根认祖,增进全球华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盛事。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宣布公祭大典正式开始,随后祭乐奏起,全场肃立,击响的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共祭中华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9响钟鸣代表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的无限敬仰。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恭读祭文,歌颂伏羲功德,传达羲皇儿女继往开来之志,祈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在雄浑庄严的音乐声中,身着盛装的舞蹈演员陆续登上伏羲广场,进行宏大的乐舞告祭。乐舞告祭后,参加大典的嘉宾陆续缓步走进伏羲庙,敬献花篮、瞻仰伏羲圣像。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数千年来,受到中华儿女世代崇敬。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天水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第29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同时举行,旅游节围绕公祭伏羲大典,紧扣“传承伏羲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主题,举办了31项系列活动。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等五大文化为代表的深厚地域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天水不东不西、不南不北,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在我国南北交界处;天水不高不低,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适宜人类居住;天水不热不冷,年平均气温1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近年来,天水市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各项发展指标居甘肃省前列,相继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