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贵州铜仁市万山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九丰农业的大棚蔬菜繁种技术、种植模式、管理理念等优势,探索推广“农业综合体+”大棚蔬菜技术培训和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双提升。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万山区强化结构、科技、品牌三个支撑点,推进“核心大棚+示范大棚”的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出台《万山区大棚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以九丰农业博览园大棚设施蔬菜种植技术为支撑平台,在每个乡镇(街道)规划建设1至2个大棚设施蔬菜种植示范试点基地,选定37个行政村57个示范试点。
该区建立“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带动模式,由专业合作社或企业、村集体经济和农户三方合作投资建立大棚蔬菜产业基地,组建生产销售公司,带动贫困户以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土地等入股变股东。建立“大户+农户”带动模式,通过小额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支持,鼓励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致富带头人。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大棚蔬菜试点示范基地,村“两委”与其签订帮扶合作协议,提供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将各村贫困户作为整体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大棚蔬菜。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对村庄的山林、田地、河流等自然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利用,推动基地景区化。
万山区着力实现技术服务“精细化”,建立技术监管小组,制订了选种育苗、土壤有机改良、种植密度、管理维护和检测上市等蔬菜种植实施标准,对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创新“九丰农业+试点大棚基地+农户”的大棚蔬菜技术培训服务,建立起产前技术引进、培训,产中技术指导、服务,到产后推广的一条龙服务。培训内容涉及土地平整、起垄种植、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和蔬菜育苗等方面。截至目前,全区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1020余人次。
为实现产业模式“多样化”,万山区通过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保障,统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蔬菜经理人和家庭农场等力量参与,整合资金、土地、劳务等资源要素,采取灵活多元的发展模式推广大棚蔬菜生产,推进了传统农业向产业化和现代化升级。
目前,该区已建立57个大棚蔬菜基地,总占地1.2万余亩,6000多名贫困户通过与基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