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美丽经济”加速度

四川省会东县是川南攀西阳光之旅和成雅攀旅游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金沙江下游沿江旅游经济带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会东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产业、全域旅游等方面,加快建设川滇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旅游+”为引领,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东川滇文化交融,各种特色农产品繁多,原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根据自身优势,会东县把旅游业作为全县“十三五”首位产业,下一步,还要持续加强景区旅游功能完善和内涵提升,深挖主题文化,真正实现生态与旅游、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会东县文广体育旅游局局长刘锡权说:“通过先后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展演等活动,全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使其旅游文化内涵的增加促进了全县旅游发展。”目前,会东已对全县20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全面开展文化普查,对不可移动文物74处、可移动文物11件,及时成立机构妥善加以保护。

看准自身优势后,会东以“食”为媒,开启了会东旅游的新征程。2016年12月16日,2016会东首届黑山羊美食节成都分会场活动在锦江区启动。美食节期间会东县旅游总人数约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33万元。首届美食节的举办,推动了会东全域文旅、农旅、商旅、体旅相结合,是会东风景、风情、风味、风尚四篇旅游文章的一次经典实践。同时,通过农旅结合,让会东更多的农副产品走出去,也让外地游客走进会东,近距离体验会东风光、风情,让会东被外界更多的人熟知。

会东县铁柳镇人民村村民蔡德学说:“游客来了,农产品好卖了,农家乐也火了。”自从老君峰景区打造好以来,他开的农家乐一天能接待10余桌游客,节假日全部客满,收入也不断上涨。旅游业的兴起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全县上下形成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良好环境。

目前,会东已成功开发了会东松露、会东松籽、会东黑山羊、会东燕麦酒等系列旅游商品;先后成功举办会东县首届黑山羊美食节、第二届黑山羊黑松露“双黑”美食节、首届金沙江文化旅游节,对全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域文化进行广泛宣传,荣获“中国最美特色旅游小城”“中国十佳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打造了奥索布迪服饰、火把节、彝族年节庆文化等彝族风情,嘎且且撒勒舞、傈僳族婚礼等傈僳族风情;“清明宴”、端午药膳等汉民俗风情特色旅游精品。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游玩,会东发展起了美丽经济。

会东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旅游将倒逼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变革。积极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产业全域融合、互动并进。会东通过旅游+特色农业、城乡建设、扶贫、互联网等功能,真正通过旅游业发展推动城乡发展、良性互动。会东相继建成小河嘴公园、法治公园、老街湿地公园、鯵鱼河沿河景观带、会东县烟草文化体验馆等大型公共文化场所。目前,该县县城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新华书店2家,宾馆酒店82家,特色餐馆30余家,旅游商店20余家,成功创建星级农家乐4家,创建农家乐园2家,精品养生山庄1家,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30户,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条。

2016年会东旅游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60.4%;2017年,全县全年接待游客44.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3亿元;2018年中国·会东第二届金沙江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00万元。旅游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正成为会东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