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少数民族永远是一家人。”这是新疆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八连村一位汉族老党员王跃武常说的一句话,今年68岁的王跃武于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20多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八连村的民族团结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村里组织学习,王跃武就会在场认真学习,做笔记,写感悟。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八连村村干部、党员、村民做到了“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村里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提高认识和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积极与附近的民族村做好民族团结结对帮扶工作;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唱响“共产党好、礼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切实把助人为乐精神传达到全村各家各户;活动落实到位,以结亲周和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英艾日克乡有26个行政村,维吾尔族村民多。刚开始,由于王跃武的维语不好,有少数村民质疑:“一个不懂维语和维族风俗习惯的汉族人怎么能帮助我们呢?”听了村民们的议论,王跃武并没有回应,只是在帮扶工作中更用心了。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村头街尾,他都主动接近维族老乡,积极向他们学习维语,了解维族的各种风俗习惯。渐渐的,王跃武这种积极、热情的态度感动了老乡们,他们开始愿意和他一起劳动、聊天了。
王跃武常说:“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的生活也比以前富裕多了,所以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各族群众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02年3月担任八连村党支部调解员一职到现在,王跃武始终坚持做好每一件事,用一颗爱心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八连村村务纷繁复杂,群众时常会因为浇水、耕地等小事产生矛盾。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王跃武总是第一时间出面调解,耐心问清事情发生的原因,本着一家人的态度,对矛盾双方进行开导,不把矛盾留到以后,让双方能够当场握手言和。这些年,像调解村里的婆媳矛盾这样在别人看来费力不讨好的事,在王跃武看来,这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因为自己是党员,是调解员,他应该把这些事情做好。
除了做好调解工作,王跃武还积极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资助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2010年,王跃武个人出资1万元购买了1吨面粉、200公斤清油、40件绒毯,慰问了八连村附近的40户维族贫困户;2012年为10户贫困户购买农资……今年初,王跃武给也克力村30余户困难户分别送去了10公斤大米和一床棉被。王跃武的善举已经持续了多年,他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人,而受过他帮助的群众却记在了心里,也克力村的阿不都说:“老王是个好人,帮助别人从来不计回报,如果你真有困难,找到他一定能解决,我们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可没少麻烦他,我们真心谢谢他。”
多年如一日,王跃武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和助人为乐融入到实际行动中。他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只要我干得动,帮得起,我就会一直这样做下去。”他心里时刻想着困难群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力量和热情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使之常开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