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贵州遵义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重点区域,以打造“数字遵义”为目标,推进黔川渝接合部大数据服务集聚区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
2016年12月9日,遵义市第五次党代会将大数据战略写入报告。此后,相继出台了《遵义市大数据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遵义市“政府大数据”融合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高位推动遵义市大数据战略发展。
2017年遵义市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808亿元,实现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385亿元,完成大数据产业应用投资120亿元。同时,各行业大数据应用超过120项,40多项应用迁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政府数据及行业数据“聚通用”位居贵州省前列。全市集聚大数据三大业态企业超过450家,规模企业140家,带动就业3.2万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遵义软件园、遵义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赤水风景名胜区、“遵义π”警务云、财富之舟等10个园区被评为贵州省2017年数字经济试点示范。
2018年4月,遵义市“万企融合”大行动宣传贯彻会议召开,在贵州省率先提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公司运作的“114+N”政府大数据融合发展模式,强力推进大数据与工业、农业等深度融合。
遵义市先后建成了财富之舟和富泰集团智能终端产业园、贵州中航电梯物联网应用中心、中国辣都(虾子)辣椒智慧产业园、中国辣椒综合物流园、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信息化管理系统、耕地土壤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等,着力打造西部智能终端产业之都。
智能终端实现便民共享。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智能化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民生社会事业的新途径、新抓手。遵义市着手构建“政府+市场+互联网”的便民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到家”遵义模式。
在医疗健康方面,如今全市人口基础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已接入全省卫生专网,与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基础平台成功对接,实现了数据共享。遵义市区域人口健康数据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监测等,方便了市民就医。
小区居民在智慧社区平台实名注册登记及人像信息采集后,便可通过手机、身份证刷卡和刷脸进行开门。门禁系统在为市民提供方便、安全的进出同时,还为该市公安、政法、综治部门提供了出入人员记录、开门影像保存信息。
新零售是物联网在遵义大数据产业发展中一个具体应用。落户遵义的亿易通科技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深兰研究院合作研发了人工智能无人货柜系统,可以搜集大量用户消费的数据信息,对大数据实行精准分析。可分析哪些产品是消费者所喜欢的,售卖高峰期是哪个时段,什么时候需要铺货、补货,产品的销量和类别统计是多少等。
今年5月27日,在“万物互联·智汇遵义”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遵义分论坛上,遵义市与中国联通、浪潮等领军企业深度洽谈,与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签订共建遵义低功耗物联网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千亿级物联网产业基地,与联通物联网公司、中国联通贵州分公司签订联合成立物联网(贵州)应用研究院框架协议,斐讯信息技术公司等在会上签约投资金额达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