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在滩涂上的产业新城

初夏的滨海,碧水银沙,宁静澄澈,绿湾秀屿,生机盎然。走进辽宁省锦州滨海新区,海岸带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滨海新区是京津唐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结点,是辽宁省“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由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栖湾新区、建业经济区整合而成。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3月,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是锦州市创新发展先导区。而此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滩涂。

自成立以来,滨海新区在产业发展规划方面,锦州滨海新区一直秉承着生态、环保至上理念。滨海新区将原来的产业园区进行整合,确定西海产业园区、龙栖湾工业产业园区、白沙湾旅游产业园区、杏山国际物流产业园区、滨海生态农业及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建业航空产业园区六大园区,打造精细化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光伏电子产业、化纤纺织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五大支柱产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亮丽的名片,新区自成立以来,将海岸带生态建设视为德政工程、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在发展各类主导产业的同时,主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条最美海岸带。2017年以来,滨海新区按序时进度,有序开展锦州市海岸带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超前完成13项。目前,滨海新区海岸带整治工程已修复海岸线5880米,海滩清淤5万立方米,回填沙36万立方米,清理违建53处、3000平方米,关停整治排污口7处。海岸带生态建设“五大目标”取得初步成效,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全新生态文明海岸带正在逐步形成。

今年是行动第二年,目前行动建设类项目进入施工阶段。4月9日,滨海新区举行2018年度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复)工项目共有22个,总投资150亿元,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态保护、现代服务和城市功能等多个领域。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复工项目14个,年度计划投资59亿元。这些项目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必将为推动沿海临港产业发展、提升滨海新区城市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增添新优势、培育新动能。

今年,滨海新区将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和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为项目达产达效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还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择优选择高科技、附加值高的招商项目,促进签约项目早日落地。

锦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三城联创”工作会议后,滨海新区成立了“三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创建文明城市和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创建工作铺开后,全区上下坚持全区行动、全员参与、全程配合,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聚焦难点着力攻坚,狠抓实施方案落实。

自去年启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活动以来,全区已投入资金1.3亿余元,用于滨海街路改造升级、小区基础改造等工程,投入近30万元用于病媒消杀控制、健康教育宣传、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治理等工程,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和足够的资金保障,为创卫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提高现代文明城市意识为途径,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热潮。一方面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力度,利用户外LED显示大屏幕、擎天柱广告牌等载体进行宣传,提高市民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另一方面,围绕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结合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活动。

为确保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取得实效,滨海新区紧紧围绕创城要求,在稳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又制定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具体落实创建方案和年度分解计划,真正做到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措施有效、保障得力,以高压态势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而今,穿行锦州滨海新区,布局有致,和谐有序,蓝天白云,沙滩海浪,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充分展示了新区的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