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血” 产业“造血”

2012年以来,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始终秉承“地方银行、市民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的定位,发挥自身资金、机构、人员、经验优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金融“活血”和产业“造血”相结合的金融扶贫路径,通过以重点项目为融资主渠道,累计投放表内外贷款逾100亿元,大力支持扶贫产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建设。

产业发展是多年来困扰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痛点,也是金融扶贫工作的难点。

2017年,贵州银行安顺分行采取“政府+富民产业+贫困户+银行”贷款模式,直击产业融资痛点,加大扶贫产业子基金投放力度。每50万元扶贫产业子基金带动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引领一批,支持专业合作社带动一批,支持规模农户帮扶一批,助力区域性整体脱贫。

截至2017年末,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审批通过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19个,审批通过金额13.87亿元,完成投放项目16个,累计投放金额9.07亿元,占安顺市产业扶贫项目已投放金额的78%。

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实现金融扶贫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帮助近3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摘穷帽”“拔穷根”,带动50余个乡镇的1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为深度贫困县区实现脱贫做出了贡献。

5年间,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发挥网点、规模优势,抓住安顺市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中药材、经果林等融资需求旺盛的契机,经过深入调研,与市县职能部门合作,采取“扶贫资金+个人筹资+项目贷款”扶贫模式。4至10户形成一个联保体,单户最高授信200万元、联保体整体授信2000万元,至2017年末,累计向30余户农村党员种养户发放“联保贷”2196万元,为种植养殖户创收1000余万元,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助推了关岭、镇宁、普定县种植、养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看到屋,走到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一些贫困农村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贵州银行安顺分行持续增加在贫困地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投放,向安顺市平坝区、镇宁县、普定县等8个县(区)投放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信贷资金2.36亿元,支持96个深度贫困乡、30户以上的1600余个贫困村民组实施1775公里的“通组联户”硬化公路建设,打通了多民族贫困地区539条组与组之间的“断头路”“基耕路”。

金融扶贫要顾眼前,更要顾长远,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是该行金融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亮点。

2016年,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大力为贫困地区医疗和教育提供融资支持和服务,审批通过乡镇卫生院贷款2.85亿元,支持了宁谷、双堡、大西桥、蔡官、黄腊、刘官等42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设备、药品采购,缓解了400余个行政村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村民享受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的医疗服务。

该行还抓住“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督导评估验收”契机,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金融扶贫力度,审批投放农村教育扶贫贷款16.05亿元,支持6个县(区)187所农村中小学校改善教育条件,配齐教学设施,确保在既定时间助力基础教育脱贫攻坚,让贫困山区的孩子能享受到城区一样的教育资源,助推“普十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