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1日下午,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亭子镇的一位女子,急匆匆地来到中国农业银行达川区亭子支行营业室,打开自己手机微信里和“男朋友”的聊天框,指着一张面值为15万元,疑是银行现金支票的照片,兴奋、急切,但又略带疑惑地向农行综合柜员何淑颖询问:“同志,请赶快帮我看看这张‘银行现金支票’,是真的吧?”
接过这位女子的手机,何淑颖仔细审查了半天,发现手机照片里的“银行现金支票”存在许多疑点。凭着日积月累的金融知识和银行柜台工作的丰富经验,何淑颖意识到这位缺乏金融知识的女子遭遇了网络诈骗。于是,她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网点主任王毅和运营主管。
王毅将这位女子带到客户接待室,再次审核了她手机里的“银行现金支票”照片,断定是虚假金融票据。但该女士不愿相信王毅的判断,她认为这张银行现金支票,是“男朋友”通过“关系”才弄到的,不该是假的。
女子说,2017年4月,单身的她通过微信,认识了某公司的高富帅职员“李某”。通过微信聊天,一来二去,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并正式建立了恋爱关系。今年5月,“李某”告诉她,他所在公司正在农村开展精准扶贫,最近推出了一项补助贫困户的公益活动。他说,凡入选对口帮扶的贫困农户,将有幸获得公司面值为15万元的一张银行现金支票,但要求入选的贫困农户在获得银行现金支票前,向公司缴纳5000元手续费。
“李某”鼓动她冒充当地贫困户,向其所在的公司提出申请,一旦办完5000元的手续费转账,就可获得15万元的“银行现金支票”。她信以为真,在“男朋友”指导下提出了申请,并很快被告知获得了精准帮扶资格。
正当她万分高兴,等待完善手续时,“男朋友”又微信通知说,公司扶贫政策有了新调整:入选的贫困户若要获得15万元银行现金支票,所需支付的手续费由之前的5000元上调至6800元。直到这时,她心里才感觉有些不对劲了,但又不肯相信交往了一年多,对自己情深似海的“男朋友”会骗她,于是独自一人来到农行达川区亭子支行咨询。
了解详细情况后,王毅肯定地告知该女子遇到了网络诈骗。他分析说:“你们确立恋爱关系一年多,都未曾谋面,仅靠在聊天中嘘寒问暖来维持恋爱关系。你这位‘男友’的真实目的,就在于让你放松警惕,然后,以帮扶贫困户的名义,设计金融骗局,让你掉入陷阱。”
王毅的话让这位女子醒悟了。于是,在王毅的陪同下,走进达川区公安局亭子镇派出所,报了案。
达川区公安局亭子镇派出所高度重视出现在农村的这种新型网络诈骗案件。目前,派出所民警正根据这位女子提供的线索,全力展开侦查,依法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