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是这样创造的

提到董长胜,人们总会想到这样一个身影——瘦弱的身躯,黝黑的皮肤,时常面带笑容,办理业务时却又十分严肃,充满正气。

1992年,董长胜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吉林镇赉县支行工作。26年来,他扎根县域,奋斗在服务三农的一线,辛勤耕耘,默默无闻。

1993年10月至今,他先后在农行镇赉县支行镇郊办事处、支行营业部、支行客户部从事三农信贷工作,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5亿元,存量贷款余额8000余万元,所有贷款均实现了到期本息全部收回的优秀业绩。他连续多年被省、市行评为先进工作者。

脚踏实地

彰显军人本色

董长胜是部队复转军人统招进入农行工作的,在部队养成良好工作作风的他,雷厉风行,处处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为了做好三农信贷业务,实现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零风险,每年春节前后,他都驱车逐乡镇、村、社、户及经营场所实地考察,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贷款农户的家庭收支情况、家庭财产情况等第一手详实资料。他还要观察贷户的喜好,考察贷户的人品,从唠家常中了解贷户的为人,做到心中有数。从信用乡镇到信用村,再到信用户,逐级筛选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农户,做好三农服务。

无论是十年前最开始投放的几十万元贷款,还是现在的几百万元、上千万元贷款,董长胜都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积累经验。

为了使贷款及时发放、不误农时,只要是与贷户约定好了,哪怕遇到下雪天,他也照旧来到贷户家中采集信息。碰到贷户们从乡镇来县农行办理贷款,董长胜得逐户录资料、办业务。他直到把所有业务办理完,把贷户们送走,才能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水,歇上一会儿。

合规经营

严守第一道防线

董长胜的脑子里始终绷着一根弦,那就是严守第一道防线,合规经营。他守好防线的秘诀是用好“四大法宝”。

一是不断努力学习。今年50岁的他,每天依旧保持着看书和钻研业务的好习惯。他经常查阅文件,把与合规经营相关的书籍放在身边,不断学习新的合规知识,掌握贷款操作流程,做到执行制度不走样、贷款管理不跑偏、办理信贷业务不打擦边球。

二是向贷户普及法律知识。为了武装自己,他参加了法律函授学习,还取得了大专学历。实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帮助贷户加强诚信意识。走到哪,他就义务地把法律课堂开到哪。经他发放的贷款,到期前贷户主动还款率达到99%。20多年来,他管理的贷款没有发生一起诉讼案件,在他身上也没有一笔依法收贷的情况发生。

三是不惧人情关。董长胜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经过调查了解后,确认合规、符合条件的,才能获得贷款支持。建平乡后六家子村贷户杨青国是董长胜爱人的亲舅舅,他找到董长胜,要求申请贷款。但当董长胜得知舅母得了肝癌,考虑到家庭还款来源不充足,贷款发放后可能会出现风险,就婉然拒绝了亲属贷款的要求。为此,他的爱人和亲戚都很不理解,有的甚至在背后骂他无情。其实后来,他主动和爱人商量,从自家拿出2万元,为舅舅买了急用的种子、化肥等备春耕物资。

四是防范意外风险。为了确保贷款安全,董长胜走到哪里就把保险理赔的常识宣讲到哪里,增强贷户的保险意识,贷户自愿参保率达到100%。2014年春,一位贷户在贷款后的第三天发生车祸身亡,因为在贷款前为客户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后经及时协商,保险公司理赔偿还了这笔贷款。

严于律己

身正不怕影子歪

董长胜严格自律,甚至有时做得看似不近人情。在乡村,贷户看到他起早贪晚,忙忙碌碌的身影,有时真诚地想留他吃顿饭,都被他一一婉言谢绝。

养羊专业户陈某2017年贷款80万元,后来董长胜发现陈某经营不善,还有赌博行为,养殖场面临倒闭。为了防止贷款形成风险,当一期贷款到期收回后,董长胜果断终止合同,没有给予其第二期贷款。在这种情况下,陈某先是找关系送礼,被严词拒绝后,又找人说情,董长胜同样坚持原则,不予办理。气急败坏的陈某装了一车羊,拉到农行大院里,吵闹着:“如果农行不再给我贷款,我就把羊留在这里,你们养吧!”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董长胜当众讲出了陈某有参与赌博等不法行为,警告他如果再胡闹就立刻报警。董长胜也得到了在场行领导和员工们的支持,陈某见势不妙,灰溜溜地开着车,把羊拉走了。

这些年,经他发放贷款扶持的许多种植户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许多养殖户从“小打小闹”走向了规模化经营。

他还积极牵线搭桥,联系买卖双方,使种植户、养殖户的商业朋友圈越做越大,实现了贷户与银行效益的双赢。

夏季的镇赉县,田野一片葱绿。董长胜仔细管理着自己发放的三农贷款,就像呵护自己的责任田一样,从春到秋、从种到收,耕耘着希望,收获了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