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村的新气象

四川省乡城县水洼乡浪充村是两年前从高山上搬迁下来的村庄,全村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搬迁后,新建设的村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历经两年的建设,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由于缺门路、技术和经费,村里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并未因搬迁得到太多改变。

要实现脱贫致富,就必须有产业支撑。今年3月,水洼乡长格拉搬进了浪充村,和农技员、驻村第一书记每天早出晚归宣传政策,和群众一起建设入户路和设计开展农户庭院建设。1个月的时间,村里建成了581米的入户路,每户村民都建成了种有蔬菜、花卉和果树的漂亮庭院,村庄周围种植了数千株核桃树和藏梨树。

同时,格拉带领驻村人员起早贪黑和群众一道搬石头、运肥料,建设浪充村采摘园。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新开发的50亩地里种上了近2700株优质苹果苗,同时种植了20亩的树椒和红心土豆。在格拉和驻村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学会了科学种植,也看到了村里发展的希望。

有了采摘园后,浪充村的村集体产业有了初步发展。“采摘园3年后就可以看到效益,在果树花开的季节,浪充村肯定很漂亮,我们计划借助区位条件和乡村旅游的升温,让浪充村走农旅结合发展的路子,同时促进路边经济发展。”格拉在谈及浪充村的发展时如是说。此外,为让村里种植的树椒能获得更好的收益,格拉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并引进技术加工豆瓣酱,目前豆瓣酱加工厂房已开工建设。

格拉和驻村人员还在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上下功夫,向群众宣讲政策、开展教育活动,极大提升了群众的精气神。依托“农民夜校”和“农民星期天”等,引导群众爱护环境、勤讲卫生、遵纪守法,培养村民爱清洁、讲文明,勤劳致富、感恩奋进的理念,鼓励群众农闲时节开展务工创收,帮助群众大力发展藏猪和牦牛养殖增加收入,以此增强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两年时间,一个搬迁村会有多大的变化呢?日前,记者走进浪充村,只见一幢幢白色藏房排列在穿村而过的G549公路旁,道路干净,院落整洁。放眼望去,村民忙碌的身影闪现在绿色的海椒地和苹果采摘园里,全村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