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精准 务实效

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是农业大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2016年底共有贫困村50个,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312户、63914人,贫困发生率7.82%。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该区计划了2016-2018年三年脱贫、2019-2020年两年巩固的目标。

围绕涉农资金整合、扶贫项目管理等,该区精准对接整合资金和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扶贫项目储备、筛选、实施、监管全流程动态管理新模式,推动扶贫项目高效落地。2017年,该区整合涉农资金5.2亿元,帮助2.8万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建成70兆瓦集中式、170个村级、7900个户用光伏电站,建成贫困村道路496公里,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2104户。

在扶贫项目的储备中,该区依据专项规划,由乡镇和部门编制年度项目计划,按年度项目计划编报具体实施项目,由区发改委、扶贫办牵头建立区级重点扶贫项目库,各乡镇和部门分别建立分级项目库,分别明确项目总额度、安排时间、责任主体。2017年,全年入库项目1627个,涉及畅通工程、安全饮水、农电网改造项目等8个领域。

在库内储备项目基础上,该区精心筛选,广泛征求群众、党员干部的意见,项目安排侧重当年出列村扶贫项目,兼顾非当年出列贫困村及非贫困村贫困人口扶贫项目、牵动全区及乡镇全局的重大扶贫项目。

为规范项目实施,该区明确基础设施、产业到户、光伏等项目实施主体,原则上产业扶贫项目由农委主管,乡镇或村组织实施;跨村或基础设施建设类扶贫项目由相关部门主管,所在乡镇组织实施;跨乡镇或区域性、综合性较强的扶贫项目,根据项目属性由区直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按进度直接拨付到施工企业,产业类奖补和政策性补贴及托底扶贫项目按“一卡通”程序,分批打卡到户。

项目实施后,该区严格监管,项目验收由业主单位组织自验、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督促实施单位限期整改再报验。项目审计由派驻各乡镇的审计事务所负责,实行跟踪审计,随到随审。项目计划、实施、验收全流程情况实行区、乡、村三级公示,并引入了群众评价和第三方评估。

裕安区在扶贫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注重突出项目的超前性、针对性、群众性、实效性。

突出超前性。该区坚持项目早安排、早部署、早实施,实现从“资金等项目”到“项目等资金”的转变。每年10月初下发项目申报计划,12月底完成项目审核审批和下达,春节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次年初开工,2017年实施扶贫项目1811个。

突出针对性。扶贫项目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中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短板问题,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十大工程”项目谋划。

突出群众性。在项目申报、实施、监督、验收的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其中,让扶贫项目贴合群众需求。尤其是项目监督、验收,要求当地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全程参与。

突出实效性。为从源头上确保入库项目的实用性,该区项目谋划实行双线收集、多轮对接、集中审核、最终审定,把项目规划细化成到乡到村到户的具体实施项目。为确保贫困人口能在短时间内受益,项目安排着重危房改造、特色种养业等。同时注重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龙头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此外,着重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统筹安排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整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