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到温江”点赞

6月25日,家住成都市温江公平街道太极社区的吴雨菲说:“这下放心了,孩子可以在温江上小学了。”稍早前,温江区发布了2018年小学一年级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学区划分公告。按照公告,吴雨菲的孩子被划进了附近的鹏程小学。而吴雨菲一家人的幸福,来源于温江的“学到温江”民生实践。

近年来,温江区奋力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四化联动”建设,“学有良教”进程不断加快,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中华经典教育全国重点实验区”、全国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015年以前,公平街道辖区内只有一个公立幼儿园。随着当地适龄儿童入园入学数量剧增,幼小入学矛盾尤为突出。为此,该街道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2015年光华实验幼儿园就投入使用,2016年新增两所幼儿园投入使用,2018年,街道内公立(公益)幼儿园达到7所,提供学前教育学位达2600人。到2020年,公平街道3~5岁幼儿入园率将达99%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

2010年至2017年,温江教育总投入从4.17亿元提升到9.89亿元,增长137.17%,城乡生均教育经费从7422.83元提升到15670.98元,增长了111.12%。为叫响“学到温江”品牌,建设优质教育名区,温江区重点实施公服配套攻坚、品牌学校建设、知名校长培养、名优教师成长、卓越学生培育“五大工程”。

在“五大工程”中,群众最关注的还是品牌学校建设工程。在该领域,温江实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支持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互动发展,以形成各大产业聚集板块均有品牌学校布点的格局。目前,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已建成投用,成都嘉祥外国语小学将于9月建成开学,成都东辰外国语学校已开工建设,美联国际化学校项目签约落地,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项目稳步推进。

有了教育载体,温江迅速引进知名校长,形成“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展优”的人才发展机制。实现校长由“特色”到“特级”跨越,建设专家型校长队伍,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激励机制。此外,加大人才引进扶持,完善教育人才引进培养、教师收入递增等机制,建立名师引进绿色通道。2018年,温江面向省属师范招聘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27名,进一步夯实教育基础。

依托优秀人才、良好载体、灵活机制,温江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一校一品”特色发展,8所学校被评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2人成长为省、市特级教师;该区学校足球队先后有8名队员入选国少集训队……一系列亮眼的成绩,让群众对温江教育竖起了大拇指。

按照“学到温江”品牌建设的目标,到2020年,该区要建成高水平、多元化的优质教育发展体系,成为西部领先的教育高地;到2035年,建成引领“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典范区”发展的品质优、环境佳、口碑好、集聚效应明显、辐射示范充分的全国教育强区;到本世中纪叶,建成世界知名的中国教育名区,各项教育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