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市围绕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在聚焦特色突破,明晰主攻方向;聚焦质量效益,夯实产业支撑;聚焦创新驱动,推进动能转换;聚焦空间拓展,扩大开放合作;聚焦主体培育,优化发展环境“五个聚焦”上下功夫,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随州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并启动实施打造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千亿元产业、农产品加工千亿元产业,推出千个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培育千家规模企业,培养千名企业家“五千工程”。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存量变革、增量壮大,推动特色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质量优势。
通过做强夯实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支撑,培育一批在湖北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随州市专用汽车关联企业110多家,其中专汽资质企业40家,专用车产量占全国近十分之一,40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多个产品产销量全国领先。2017年汽车机械产业实现产值360.3亿元,同比增长28.3%,专汽产量首次突破10万台、达到11.2万台,同比增长20.4%。今年1至5月,汽车机械产业实现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15.2%。
在农产品加工业上,注重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向品质消费、大健康和精细加工等领域发力。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03.2亿元,超过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一,该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8家。香菇产业是随州特色农业增长极中首要优势产业,随州香菇产业具有整体规模大、市场覆盖广等诸多优势。2017年随州香菇出口额6.5亿美元,占全国香菇出口额的20%以上,位居全国地市前列。预计到2020年,该市生产规模将达到2.8亿袋,出口创汇达到9亿美元。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随县入选湖北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次和综合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22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作为炎帝故里、中国编钟之乡,随州市以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为平台,将随州的专汽、农产品加工、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向世界。今年6月初,随州成功举办了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经贸洽谈会,对接项目50多个,15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额163.2亿元。
随州抢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机遇,把旅游作为兴市、富民的特色产业增长极来打造。随州旅游除了有“中天佛国”大洪山、炎帝故里等旅游名片外,投资86亿元的时光记亿文旅小镇、投资15亿元的大洪山慈恩小镇、投资15亿元的原石部落等一大批文旅项目,特别是新业态项目、产业融合项目正在兴建,投资200亿元的编钟创意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青铜古镇等项目正在推进合作,随着文旅、农旅、工旅、商旅、康旅融合的步伐加快,一大批特色项目将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此外,随州将带动“多点突破”,建立“一个行业、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新能源、风机制造、晶体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017年,随州市新能源发电量22.6亿千瓦时,占湖北全省的29.5%;风机制造业年生产能力超过10亿元,行业税收超过2000万元;泰晶科技首次进入全球行业前十名,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