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江苏省新沂市“共享农业”悄然兴起,农业技术、农业机械、生产劳动力正被越来越多的“共享”,传统农业模式正悄然变化,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新沂,一些有特长的农民或专业化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为其他农民特别是一些大户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专门从事建棚、育苗、收割等工作,让农民轻松种田。
公司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后,皮鞋锃亮、发型油光成了九月鲜花种植合作社社长张超这位“新农民”的日常形象。合作社的标准大棚内,农民乔继彩正打开滴灌阀门,按着技术员李文虎的指令单干活。
李文虎由广东谷之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派遣,为新沂鲜切菊种植企业提供整体技术外包服务,目前已有7名技术人员入驻当地1家种苗公司、6家出口生产公司。技术人员对新沂鲜切花种植的各公司、合作社的生产流程实施统一安排,让懂农业的人去种植,懂销售的人跑市场,切花菊种植企业在国外保住低端市场的绝对优势,稳步扩张日本市场。
新沂市农委花木办主任徐士才统计,该市鲜切菊种植公司统一接受技术整体外包,降低三成以上的技术服务成本。经过技术改造后,江苏富地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苗成品率由2015年不足90%,到现在超过96%,扦插成活率达到98%。该公司总经理马广进统计,基地去年产6000万支,占全国产量四分之一,今年有望突破8000万支。
新沂市新店镇红旗村成方连片的麦田,宛若一望无际的绿毯。合作社统一管理土地,除了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粮食增产,还有耕地面积的扩大。通过土地整合,减少了以前的田埂、垄、背、沟、洼等的占地,土地实际利用率提高10%~20%。通过推广良种、宽幅精播、测土配方等服务,粮食作物每亩可增产20%~30%,增效400元~800元。
新沂市草桥镇王帆村农民的土地实行冬闲时你种菜,夏秋时我种稻的种植模式。擅长种菜和长于种粮的农户双方结合,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农田分季承包经营新模式,土地因为种了蔬菜变得肥沃,种粮时可少施一次底肥,每亩能节约直接成本70元,水稻收割后改种瓜菜,效益比原先种植小麦翻5番。
新沂一些农民组织了机收队、插秧队等从事田间劳务,劳务组织大多都配有收割机、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可以全方位地提供收种一条龙服务。
温墩村农民董振明购买了3台水稻插秧机,今年夏种以来,雇佣12名农民专门从事水稻机插秧。从春天水稻育秧开始,他与300多农户签订1600多亩水稻栽种承包合同,以每亩100元的价格,实行包提供种子、包育秧、包秧田管理、包土地耕耙、包秧苗运输、包插秧“六包”,今年夏季插秧,就可以获得8万元的纯收入。
目前,新沂共有各类“种田服务公司”、劳动力“经纪人”300多个,参与农民达到3000多人,为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解决了用工荒的燃眉之急。新沂市农委主任李明正说:“这两年,共享农业发展起来了,技术、农机、劳动力的供应越来越充足,种田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