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大爷,送孩子上学呀,地里的水上得怎么样了……”一大早,山东省鱼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驻唐马镇卷棚楼村第一书记董磊磊就站在村口招呼着过往的群众。这是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每天早上都要做的“功课”——站在村口同过往群众打招呼、拉家常,熟悉村情。
写好民情日记
有过两年多驻村工作经验的董磊磊深知,只有每天深入群众,同群众结亲戚、交朋友,缩短党群干群距离,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盼所需,驻村帮扶才能帮在紧要处、扶到点子上。董磊磊和他的队友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
6岁的肖艺,患有重度脑瘫,父母为了生计经常外出务工,生活全靠年近六十的奶奶照顾。了解到情况后,董磊磊立即协调县残联为肖艺申请了帮助。
76岁的李桂英,家庭接连遭遇重大变故,长子马培军遭遇车祸无劳动能力,次子马培连二氧化碳中毒身亡,三子马培山劳动能力受限,86岁的老伴马汉臣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打针服药。董磊磊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落实了低保政策,送去了生活物资。
在董磊磊的民情日记上,详细的记录着卷棚楼村38户低保户、45名残疾人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驻村一年多的时间,董磊磊在遍访农户知悉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和所盼所需的基础上,共为残疾人、留守儿童、困难老党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辅助器具2套、申报“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资金2万元,发放慰问金6500元,发放书包及文具104套、食用油92桶、面粉92袋。
完善基础设施
穿卷棚楼村而过的出行主干道总长2.7千米,宽3.5米,向东辐射南王庄、张墓村、杨辛庄村等五六个村庄,西连鱼丰线,南接南环路。在开展村情调研时,村民向董磊磊反映说:“董书记,咱这条路的路面毁了,路基沉了,路肩也没了,交通十分不便,而且有很大安全隐患。”带着群众的期盼,董磊磊积极对接县交通运输局,申请建设资金150万元,将路面拓宽至6米。为做好道路硬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他多方筹集资金4万余元,填埋拓宽路面所需路基,挖运土方2000多立方米,移植绿化苗木108棵,协调相关部门线路改道、移动电线杆8根。
道路的成功改造,不仅畅通了道路,还带动了农民增收。村民孙庆保告诉记者:“这条路一拓宽,我们的农产品销售更方便了,小麦卖出的价格都比邻村高二分钱。”驻村一年来,董磊磊积极协调各项建设资金155万元,新建基层党组织服务场所1处,升级改造文体广场1处,硬化600米长生产路,修建高标准U渠400米。同时,陆续实施墙面粉刷、小巷硬化、下水管网铺设、农村改厕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做好党建工作
卷棚楼村总人口1916人,共有党员60名。驻村后,董磊磊发现党建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不利于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他发挥自己多年从事党建工作的优势,围绕“如何将党支部建成群众的主心骨”,经常利用多媒体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带动党员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定期组织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引导制定了党员“三会一课”、党务村务公开、村民代表议事、财务公开等十多项管理制度,建立了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值班接访制度,组织开展“三访”和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活动,村“两委”班子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用脚步感知百姓冷暖,用真心助推基层发展。面对今后的驻村工作,董磊磊说:“在今后的驻村工作中,我会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安下心来、扑下身来、扎下根来,用心用情用智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