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是一座拥有1400余年建城史的古城,东濒黄海,南依崂山,商贸发达,处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青烟威协同发展的枢纽地带,是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
2017年10月30日,即墨正式撤市设区,成为青岛市主城区的新成员。2018年是即墨划区后的第一年,一季度即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56.4∶41.7,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明显,新旧动能转换渐入佳境。
布局高质量“蓝色经济”
以海而立,向海而兴。拥有陆域1780平方公里、海域2517平方公里、海岸线183公里及鳌山湾、丁字湾等7个海湾和田横岛、管岛两大岛群20余座岛屿的即墨,发展海洋经济的空间、潜力、动能优势明显。多年来,即墨区坚持以青岛蓝谷建设为核心,突出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创新引领、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环境优化“五大重点”,全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017年,全区完成海洋经济增加值322.3亿元,增长20.5%,占GDP比重达到24.5%。
近日,即墨鳌山湾畔捷报频传: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燕—10000”米级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深潜至8213米、“向阳红01”船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后返回青岛母港、“蛟龙”“潜龙”“海龙”“深龙”等国内最先进探海“神器”聚首国家深海基地……成立仅六年的青岛蓝谷,迅速崛起为海洋科技新城。
作为青岛主动融入和承担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王牌”,目前,蓝谷累计引进“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2个,引进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建设的校区、研究生院或研究院22所,海洋国家实验室、“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等,成为海洋领域的“国之重器”。
即墨区还把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发挥蓝谷强力引擎作用,依托重点功能区和新型产业园区,建成各类海洋经济孵化载体240万平方米,全域承接海洋科研成果转化。
随着一系列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蓝谷将打造世界知名、以海洋教育科技为特色、以高端海洋产业为支撑的“中国蓝谷”,而以蓝谷为支撑的青岛东部鳌山湾区正成为青岛、山东乃至国家培育海洋经济新动能、发力蓝色经济的强力引擎。
发力“高精尖”现代产业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即墨区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过程中,始终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培育新动能的发力点,以汽车产业、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海洋制造产业等十大关键产业为引领,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即墨区的汽车产业。2018年5月底,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正式宣布进入量产。作为即墨区历史上投资规模、产业层次、带动作用均位列前沿的汽车产业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11月签约,一期投资144亿元,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整车。一汽富维、一汽富奥、一汽富晟等30余个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集中落户,近20个项目已同步投产。离此不远的一汽解放青岛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产量接近4.2万辆,其中3月份产量超过1.6万台,突破了在即墨建厂以来季度和单月产量的双纪录。
至此,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商用车、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三大整车项目全部投产,即墨区千亿级汽车产业航母已呈现。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