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山西省浑源县处处洋溢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繁忙奋战的一线工人,已经汇聚成浑源转型发展的滚滚大潮。
4月16日,浑源县举行了今年首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计划总投资46.6亿元的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这些重点项目涉及一产、二产、三产,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农业科技、生态旅游、道路交通、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
农业向功能型现代化转型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浑源推动农业向功能型、现代化转型,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绿色、特色上。
浑源重点推动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制定了《浑源县黄芪产业发展规划》和《浑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管理办法》,扶持了国新、安瑞、丽珠、泽青等一批黄芪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强了与山西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入专业研发和管理团队,引进一批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先后与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公司签订了恒山黄芪产业发展战略投资协议;与中国民生投资集团达成了在浑源建5万亩黄芪种植基地和饮片加工厂的意向;与摩根集团达成了一期投资5亿元的黄芪精深加工协议。
养殖项目齐头并进,总投资20亿元的正邦集团循环农业生态园项目生猪养殖将达到100万头、泰源生生猪养殖项目也在加紧建设、南榆林乡北晋庄村万头肉驴饲养量已突破千头。这三个规模养殖项目预计可解决2万人的劳动就业,带动5万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工业向新能源新兴化转型
要想经济发展提速,必须向新兴产业发力,向高精尖迈进,向“绿色经济”要效益。
去年以来,浑源依托自身优势,创新理念,创优环境,狠抓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将目光瞄准了无污染、无公害、脱贫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转型发展项目。浑源坚持“风光水电”齐头并进,推动工业向新能源和新兴化转型。其中重点项目总装机150万千瓦的浑源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十三五”重点开工项目,也是山西省的重点工程。该项目预计总投资90.8亿元,建成后年最大发电量可达25.09亿千瓦时。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缓解电网调峰矛盾、增加新能源电力消纳、涵养林地、调节林区生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向全领域全方位转型
浑源县境内名胜众多,文物古迹云集,国保单位7处、省保单位6处、县保单位16处,有驰名中外的恒山和悬空寺,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浑源县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新的恒管委、旅发委、恒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先后挂牌运行。
一大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其中,由黑龙江龙建集团投资的恒山古镇建设项目已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大磁密镇下盘铺村征收工作,年内确保完成投资1.5亿元;恒山后山整体开发项目与亿利集团公司合作投资10亿元,在恒山背坡规划建设占地3000多亩集园林式、灯光秀、水景观、滑雪场为一体的核心旅游区,争取年内完成设计和手续报批;水生态建设项目由山西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启动实施柳河西侧改造项目、柳河蓄水改造项目,建设4公里水景观长廓,将神溪湿地打造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湿地保护为一体的知名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