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当下不少农民对村级事务诟病最多的问题之一。今年1月,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以新坝镇为试点,投资150万元建成连云港市首家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用“科技+”手段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数据及时公开、查询、统计、汇总、动态管理以及数据共享。
据新坝镇党委书记闫浩介绍,过去,打白条、坐收坐支、侵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有了监管平台,村级所有支出由镇农经站直接支付至收款人结算账户,国家对农民的各项土地奖补资金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困难家庭学生资助等都通过农户“一折通”结算,每笔资金有证有据,村级资金流向实现了实时跟踪监督。今年以来,该镇16个行政村共计1200笔左右的账目,1280条村级资产、资源信息,2500亩的集体土地的349次发包信息等全部录入触摸查询终端系统,各项数据清清楚楚,农民不出家门,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查询到所在村的“三资”信息。
海州区共有9个涉农镇(街)、开发区和84个行政村及涉农社区,截至2017年,村集体资产达4.8亿元,村集体年总支出5750万元。今年,海州区将在所有涉农的镇(街)推广新坝农村集体“三资”平台监管模式,严格实行村账镇代管,开展非现金结算,切实扎紧“三资”管理制度的笼子,把廉政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确保“三资”管理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