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加出了啥?

面对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升级这一难题,安徽利辛农商银行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坚持试点改进、全行推广的投放思路,创新发放了“林业+种植”和“林业+养殖”等“林下+”贷款,推动了林药、林蔬、林经、林菌等林下种植,以及林禽、林畜等林下养殖的生态化农业发展,有力缩短了全县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和立体化的进程,为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

进入利辛县汝集镇汝园村的生态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景观林郁郁葱葱,其间鸡鸣狗吠,生机盎然。作为利辛农商银行“林下+”贷款试点对接自然村,汝园村包括贫困户在内的1826户、7329名村民都尝到了贷款精准投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

年近六旬的村民关兴林与老伴一起生活,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此前他一直做泥瓦匠,工资不高还十分辛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利辛农商银行包村干部关洪平多次上门,确认关兴林符合贷款条件后,为其发放了“林业+”贷款2.8万元。有了这笔钱,关兴林将家里的土地种上了美国红枫,还在林下养殖了走地鸡、三黄鸡等,一份产业,双重收入。看到了致富希望的关兴林,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为了帮助像关兴林这样的农户靠劳动走向富裕,利辛农商银行为汝园村发放了近400万元“林下+”贷款。为最大化发挥贷款资金的功能,利辛农商银行与汝园村村委会结成对子,帮助村里成立了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收了村里的老弱病残户、贫困户、散户,将入社村民的土地集中合并,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作社流转了村里近70%的土地,种植了榉树、朴树、女贞、楸树、银杏、红叶李、樱花、金桂、海棠、红叶石楠、紫薇等12个常用绿化树种,并结合土质情况、土地位置和地容地貌等因素,区别性地发展了林下种植紫薯、花生、红芋、大豆、大葱、木耳、中药材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土鸡、绿嘴鸭、大白鹅等“林下+养殖”产业。与此同时,还依据靠塘傍水的地势,发展了林渔混养等产业,推动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推动“林下+”贷款的快速发放,利辛农商银行积极与县林业局、县农委和乡镇政府、自然村居委会对接,按照“户贷户用,财政补贴;一村一品,统一购苗;包栽包活,户管户有”的投放思路,在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上,助推了全县贫困农户脱贫,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重叠加的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利辛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林下+”贷款3.2亿元,惠及农户近9300户。在贷款的支持下,全县共完成苗木栽植面积7.8万亩,林下种植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图为利辛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对林下种植贷户进行贷后回访